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134章 上伐下為義

是尊敬,原先曹操入徐州,鄭玄也在提前得到訊息的一批人當中,他居於南山,不知世事,這徐州之禍,無論如何是殃及不到他身上的。

可他能保全自身,卻不能不為自己的這些學生考慮。

兵鋒之下,難道那些士卒殺人前會問清楚每個人的身份嗎?

陶謙雖自顧不暇,但在安置鄭玄一事上還是出了力氣,他知道徐州士族避禍崩逃的不少,其中可以依託的只有陳氏父子。

然而令陶謙沒想到的是,曹操從泰山入徐州,陳登父子在面對曹操大軍之時,竟選擇留在他徐州,並未棄官離去。

他心中感動之餘,卻也再無空暇去處理鄭玄等人,所幸許邵曾至琅琊郡,與諸葛氏有過相交。

因此他得知諸葛玄有離開琅琊郡避禍的意圖後,便提前去信,詢問能否協助鄭玄及其弟子離開徐州。

鄭玄縱然是當世名儒,可也改不了他已是個垂暮老者的事實,何況他這些年編撰,註解書卷無數,即便是離徐州,卻也是斷不可能棄下那些心血的。

帶上鄭玄,對於一個逃難的家族來說,其實是個極大的負累。

但若說是一點益處也無,卻不盡然。

不提護送鄭玄和他那些弟子離開徐州,可以帶來多大的名望和人脈,單說自己車隊之中的是康成先生和各類典籍,也能避開許多不必要的糾纏刁難。

諸葛玄是個聰明人,他知道現在幫助鄭玄,對於他而言是最好的選擇。

他應下許邵之請,固然是出於禮儀,但他也是一家之長。

他不能不為自己的家族考慮。

“只在渡口停船即可,那領軍的是老夫故人,胤誼不必擔憂。”

鄭玄說著,招來諸葛玄身後的少年。

“可有見到子尼?”

少年雙目炯炯,雖然年紀輕,但已經養出了股行動自若的氣度。

“子尼師兄在船頭,同季珪師兄爭論‘大義’。”

“哦?”

鄭玄來了興趣:“孔明長於舌辯,竟然不曾參與其中嗎?”

“亮非願為舌辯之士。”

“二位師兄或是以為天子詔令之中,明言陶使君為逆,則曹公即為大義;或是覺得使君無勾結黃巾之實,誅殺首惡為義,屠殺百姓為罪。”

“亮以為,徵者,上伐下也,天子詔曰‘徵徐州’,‘伐’可稱義,屠則否,非道也。”

“二位師兄辯論‘義’……亮卻覺得即便辯出道理,於事實也並無更改轉圜之力,又何須多廢口舌呢?”

“這難道不是詭辯?你這小子倒會偷樑換柱。”

鄭玄捋著鬍鬚,哈哈大笑。

“幾位先生,到渡口了!”

感謝

來自遙遠的地方

書友20200718164754346

投的月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