說什麼,甘靜就把相關的檔案傳了給我。
開啟一看,我不由得一陣失笑。敢情經過泰安地產一役,在秦家人眼裡,我變成一個搞技術的了?
眼前這檔案是一個關於秦嶼安旗下服裝品牌門店的升級改造計劃。
絕大部分的升級內容都是時下新興的,基於使用者行為資料分析而延伸出來的技術性革新方案。
比如打通會員資料庫之後,在門店線下使用面部識別技術,對到店客人進行分析。如若和後臺資料比對後,發現該客人已經是店鋪會員,那導購人員的就會收到一條關於該客人的相關購買記錄。
同時店鋪內的智慧裝置,比如所謂的智慧試衣鏡,會根據資料,主動向客人推薦,偏向其喜好的各種款式的衣服。
如果該客人尚且不是會員,那系統也會根據大資料分析,主動向使用者推薦適合他們年齡段和偏好的產品。
再比如透過在不同的貨架上增設beacon,統計不同位置不同型別的產品被拿起的次數和時間,來分析不同位置,不同產品,對於使用者偏好的影響……等等等等,五花八門的,基於技術手段的店鋪升級方案。
走馬觀花地看完這些,不得不承認的是,如果這個方案裡所涉及的技術能夠得到大規模應用的話,那基於它們所獲得的資料進行分析,勢必會對線下銷售帶來一定程度的積極影響。
只不過,以我粗淺的認知,這些技術雖然看上去很前沿,很炫酷,但這裡面還牽扯到一些法律層面的灰色地帶。
就好比人臉識別這個,在未經客人授權的情況下,商戶捕捉了客戶的面部資料,並加以分析利用。這算不算侵權?
當然了,你可以說隱私這種東西,基本上是不存在的。但網際網路上如果平臺要獲取你的個人資訊,假假的也會讓你看一個須知檔案,點一下授權按鈕。然後才會明目張膽地使用相關的資料。
但線下獲取,你是暗搓搓進行的。總不可能讓每個到店的客人都假模假式地掃個二維碼,看個檔案,點個授權,你才讓人進門吧?
所以如果這事情被曝光,碰到一些較真的,有法律知識的客人。不說告你侵權,但肯定也不會是什麼好事。弄得不好,很可能搞得滿城風雨。
還有就是那些所謂的收集使用者行為資料進行分析的玩意。如果這種資料能夠達到足夠的樣本體量,不可否認,肯定是有很大價值的。但如果只是在一個人流量一天都不一定能上千的小門店……那除非收集個一年半載,不然……坦白說,並沒有什麼卵用。而且一年半載之後,產品、陳列可能不知道換了幾輪了,之前收集的資料,更加沒有意義。
上述這些,被馬爸爸叫出了一個好聽的名字“新零售”。
當然,站在財大氣粗,資源充沛的馬爸爸的角度,他想要做這個,大手一揮要錢有錢,要人有人。所以事情的發展完全可以按照他的既定目標前進。但對於很多中小品牌來說,跟風是沒問題,但盲目跟風,未嘗就有些不太明智了。
扯遠了,回到眼前這個方案,這基本上就是基於所謂“新零售”而延伸出來,能夠具體落地的東西。
只不過對於我來說,這些東西跟我沒有半毛錢關係。我自己的業務領域也不在這裡,實在不知道秦嶼安為啥會想到讓我去他那,負責這些事情。真是有些異想天開。
於是乎,在看完這些內容後,我沒有猶豫地直接撥通了甘靜的電話。
電話接通,也沒什麼寒暄,我直奔主題道:“甘小姐,方案我仔細拜讀了。實不相瞞,你們想找我聊這個東西,可以是可以。但……針對技術含量如此之高的東西,我不是搞技術出身,自認能力有限,實在不知道自己能幫上什麼忙。”頓了頓,我補充道,“更不要說讓我入職貴司,直接負責這個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