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356部分

網際網路+書籍=amazon,要把書店的命給革了;網際網路+新聞、影視=aol,併購掉了時代集團;網際網路+搜尋=yahoo,居然估值上千億美元。似乎一夜之間,這個時代已經不需要實體經濟了,大家坐在電腦前敲敲鍵盤就能創造令人炫目的財富。

這個時代太浮躁了,人人都想走捷徑,都想一夜之間成為第二個楊至遠、傑夫。貝佐斯。

結果怎麼樣?

納斯達克交易所裡哀鴻遍野,矽谷裡寒風凜冽,大批的網際網路上市公司面臨破產清盤。

面對歐文先生的問題,李家明沉吟片刻道:“我認為,網際網路只是工具,一種讓我們的生活、交流、學習更加便利的工具,它本身是不會產生財富的,只是參與財富的再分配。如果脫離了實體經濟,網際網路不過是沙灘上的城堡。”

這是老生常談,也是這段時間裡被無數學者說濫了的,因此李家明接著道:“但我們不能以此為藉口拒絕網際網路,它的最大作用有三:

一是去中心化,從傳統媒體時代開始,資訊的流傳是有關鍵節點的,電視廣播報紙雜誌,資訊的關鍵節點很明確,控制也很方便。不利的方面是:傳統資訊流通的節點被打碎、接近消亡,企業投向傳統媒體的廣告和資訊量大大減少,網際網路傳播節點的控制難度增加,成本提升。有利的一面就是如果企業能適應網際網路的變化,建立起從屬於自己的資訊流通節點和品牌,那麼資訊的傳播效率會顯著提升,成本則大大下降。

二是快速精準,網際網路的碎片化資訊傳播基本壓制住了傳統媒體的傳播路徑,那麼擔負起原有媒體的內容傳播責任也是順理成章,而且面臨新傳播節點對於時效和容量的限制,資訊的快速更新迭代就成了唯一的解決辦法。對應資訊的快速更新,產品的快速更新也成為另一個支援資訊傳播的焦點,這對於企業的創新和研發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三是資訊傳播的去中心化和快速化,帶來的副作用是公信力的缺失,既然人人都有發言權,大家都可以7x24模式的傳播自己的觀點。那誰說的更有道理,誰更具備說服力,對使用者來說就是個很麻煩的事情,但對於企業來說,這是個很好的傳播典範。

如果能建立起有效的情感品牌,有足夠的亮點,迎合使用者在情感上、價值觀上的需求,那麼即使爭議再多,也依舊能有足夠強大的傳播效力。換句話說,只要產品做的不是差到令人髮指,能有一些打動使用者情感的包裝特色存在,就一定有一群認同這些價值觀,進而認同你產品的群體跟上來。”

李家明洋洋灑灑地說了一大通,突然發現自己無意中用嘴巴寫了篇論文,這些觀點如果配上翔實的資料加以分析、推導,就不失為一篇好論文。

正聽得入神的歐文也一樣,他想知道李家明對網際網路與實體關係的想法,固然有考究這位網際網路新貴的意思,想知道對方到底有多大決心進入實體領域;更多的原因是因為他判斷隨著技術的發展,手機或許能取代電腦,成為網際網路的終端。就象二十年前,個人電腦取代大型機一樣,或許隨著技術的發展,手機也會顛覆電腦在網際網路浪潮中的地位。

但這需要資金、需要盟友,需要難以預計的資金、很多的盟友,才能推動這場變革。如果李家明這樣的網際網路新貴能加入進來,或許光憑ipod的銷量,都可以讓高通公司喘口氣。

可沒想到,這華裔年輕人居然如此才華橫溢,居然將網際網路的本質理解得如此透徹。難怪他們hh公司到處購買專利,而且大部分是ipod不可能使用得上的專利。

沉默良久,花甲之年的歐文情緒複雜道:“ming,你是天才!”

天才?

不,這僅是經過網際網路浪潮洗禮後的總結,李家明難得不好意思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