稿,惟終未相見,後來同在北京大學教書,除在校遇見外亦無往來,對於申
叔絕學不能了知,故亦無悔,但於編《遺書》時餘亦得有一二貢獻,殊出望
外,如《鮑生學術發微》,是亦寒齋之光榮也。
買到遺書之後,無意中卻又得到幾種申叔著作的刻本。其一是《周書補
正》六卷,後附《周書略說》一卷,板心下端刻&ldo;左庵叢書&rdo;四字,題葉為
秦樹聲著,未記刻書年月。案《遺書》中所收《周書補正》據總目註明系用
抄本,在後記中亦未說及曾經刊刻,但取兩本比較,別無大異,後與趙斐雲
君談及,則所云抄本即是趙君手筆,昔年在南京據刻本移寫者,乃知此刻本
實是祖本,其無異同宜也。(其偶異處恐是遺書校字者之誤。)
其二是《左庵詩》一卷,題葉書辛未八月,李植署,背面雲華陽林氏清
寂堂刊。前有林進恩&ldo;校刻左庵詩序&rdo;,時為辛未,目錄後又有癸酉題記,
蓋初刻於民國二十年,至廿二年補刻十九首,別有自序,乃無年月。《遺書》
中《詩錄》四卷,為玄同所編定,卷二即名《左庵詩》,系據劉氏家藏抄本
編入,後記雲,《匪風集》與《左庵詩》似皆有刻本,但從未見過。後記作
於廿五年五月,刻本早已出板,卷首有朱印曰成都茹古書局印行,可知亦是
發客者,不審其時何以不至北京,不克供編集者之參考,而餘乃於無意中得
之,奇矣。刻本系根據申叔自訂本,與《詩錄》相較,除續刻十九首外,全
本相同,惟《詩錄》有闕字,《從軍行》之二第三四聯原文雲,&ldo;為惜卿憂
惕,蔥我瑤華遺,鴻飛遞南北且舒刀環思。&rdo;今缺&ldo;為惜&rdo;至&ldo;鴻■&rdo;十二
字,借刻本得以補正,亦是可喜事也。玄同為申叔編詩文集,備極辛勤,而
未及見此二刻本,念之悵惘,今乃歸於餘,得無有明珠投暗之嘆邪。
□1943年
9月刊《古今》30期,署名周作人
□收入《書房一角》
河渭間集選
《河渭間集選》十卷,錢價人撰,魏耕序。此書一見似亦尋常,偶於北
京市上得之,卻甚可珍,亦可喜也。案楊鳳苞《秋室集》卷一錢瞻百《河渭
間集選》序雲:
嘉慶甲戌戴比部金溪得之吳山書肆,不知瞻百出處,介許武部周生
以問餘,為據舊聞疏其大略以復之。錢瞻百為允武族人,與魏雪竇為友,
及康熙辛丑允武為孔孟文首告,瞻百亦為吳之榮所構,謂其連絡山海,
妄思吹燼,為之主謀,至壬寅二月三人遂同及於難。集中紀年至己亥止,
是刻成未幾而被禍,故流傳絕少。
楊君在百二十年前已如此說,餘今乃得見,不可謂非眼福矣。
魏雪竇遺文除此集序外恐已無有,《集選》詩題常及魏氏,卷二有《春
暮擬陶和雪竇》,惜原詩不可得見。《竹垞文類》卷三有《梅市逢魏子》詩,
《曝書亭集》卷六亦載,列在上章困敦即康熙庚子年,題改作&ldo;梅市逢魏壁&rdo;。
案《海東逸史》卷十四忠義一,魏耕原名壁字楚白,甲辰後改名。一死一生,
交情未變,朱十亦是君子也。
前清康熙乾隆兩朝禁書,不知總有若干。文字獄古已有之,閱《烏臺詩
案》,其情形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