半個時辰後,皇后娘娘身邊的女官,陪著一個太醫進來了。
見姜長寧坐在廳裡,行禮道:“晉王妃。”
“豫王妃的情況,瞧著不是太好。”姜長寧被驚呼聲吵得沒法睡,索性坐在廳裡。
女官趕緊領著太醫進右室,給趙惜芳看病。
等趙惜芳吃了藥,已近子時。
習慣早睡的姜長寧,困的眼睛都快要睜不開了,倒在床上,沒一會就進入了夢鄉。
次日,就是正月初九天公日。
一大早,皇后就派人,把趙惜芳送回了豫王府。
其他貴婦就換上道袍,挽著道髻,去齋宮內正殿。
國之大事,祀居其一。
天地、日月、星辰、山川、林澤皆神而祭之。
祭天的典禮一年要舉行九次,以冬至祭天最為盛大。祭天本為報答上天,因此冬至祭天,又稱“大報天”。
只是祭天,從來都是天子率文武百官,女眷極少參與。
這一次祭天公卻以女眷為主,當然皇后並不能像皇上一樣,穿繡日、月、星辰的祭服。
她穿的祭服,繡著祥雲捧月和飛鳳在天。
日為陽,代表帝君。
月為陰,代表帝后。
眾貴婦跟著皇后、嬪妃們到了圜丘壇,圜丘是一座藍得清澈透亮的琉璃圓臺,共三層。
每層四面出臺階九級,最上層中心為一塊圓石,外鋪扇面形石塊九圈,以九的倍數依次向外延展。
欄板、望柱也都用九或九的倍數,象徵“天”數。
皇后居中,貴妃在她的左側,賢妃在她的右側。
其他嬪妃依位分,分站左右。
嬪妃後跟著的就是姜長寧這些王妃、世子妃,再往後就是各府的夫人、世子夫人
皇后肅顏領著眾人登上了圜丘壇,就聽人道:“跪。”
除了皇后有蒲團,其他人就直接跪在石塊上,姜長寧慶幸此時穿得衣裙夠厚實。
“迎帝神。”那個聲音再次響起,“一叩首、再叩首、三叩首,起。”
等眾人站起,又道:“跪,一叩首、再叩首”
行過三拜九叩,那人又道:“奠玉帛。”
白色的織著團壽紋的玉帛,被傳了上來。
祭天的過程冗長,禮儀亦繁縟。
姜長寧都快被凍麻木了,才聽到那人道:“望燎。”
這是祭天最後一步了,焚燒紙一萬張、金銀箔一萬錠,還有女眷們抄寫的祈文。
大約過了一刻鐘,那人道:“禮畢”
眾女眷在皇后娘娘的帶領下,返回齋宮的內正殿。
脫下道袍,換上俗裝,離開天壇,各自歸家。
回到王府,姜長寧先去榴萱院給太妃請安。
嚴吟謠陪在太妃身邊,姑侄倆在說話,看姜長寧進來,嚴吟謠笑道:“表嫂回來了,可以讓廚子把雪蛤給煮了。”
“你這丫頭,既然惦記著這一口,昨兒讓廚子給你煮,你又不肯。”太妃笑道。
“雪蛤難得,我當然要等表嫂回來一起吃啊,吃獨食者,易肥。”嚴吟謠認真地道。
“多謝表妹想著我,吃了三天素齋,沒宵食,沒零嘴,我都覺得我瘦了。”姜長寧故意皺著眉,摸著臉道。
“可不是,表嫂下巴都尖了。”嚴吟謠附和道。
太妃眯著眼去打量自家的兒媳,巴掌大的小臉上,的確沒什麼肉,“趕緊的,讓廚子多做幾道菜,你本就不愛吃素,這三天難為你了。”
“還是母妃疼我。”姜長寧笑道。
“表嫂這麼好,誰能不疼呢,是不是啊,姑母?”嚴吟謠笑問道。
太妃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