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到京城,宣治帝就忙了起來,姜長寧的生活一如既往的清閒,就連太后都消停。
再沒勸她要讓宣治帝多寵幸別的女人,要雨露皆沾,她身為皇后,要大度,要寬厚
姜長寧也不去深究太后為什麼改變想法,和太后相處,仍遵行連哄帶騙的原則。
天波易謝,寸暑難留。
宣治八年春,太后又一次提出選秀,怕姜長寧誤會,還特意解釋,“不是給皇帝選,是給太子選,太子年紀也不小了,該為他挑人了。”
姜長寧也知道她不能再拖延時間了,能拖到太子十七八歲才給他選妃,已經很難得了。
不過選秀就沒必要了,姜長寧笑道:“是陪在太子身邊的人,還是讓太子親自去挑選吧,我們選出來的人,萬一是他不喜歡的,配成一對怨偶,就是我們的罪過了。”
太后想了想,“你說得也有道理,行,你讓太子挑幾個好的,你下旨賜婚,我想明年能抱上重孫兒。”
姜長寧挑眉,這就是說,必須在今年內讓太子成親,這有點難啊!
總得給時間讓太子,跟那女子培養感情吧。
但對上太后那企盼的眼神,姜長寧只能道:“我去跟太子說,讓他抓緊時間。”
從慈仁宮出來,姜長寧並沒有去找太子,而是去找宣治帝。
這挑兒媳婦的事,也得問問他這個當父親的意見。
宣治帝這幾日在為東南旱災頭痛,這種天災是很難避免的。
這一大旱,十幾二十個州縣的知府都上摺子來哭窮,期望朝廷能夠撥款賑災,開倉放糧。
雖然去年華中暴雨成災,朝廷就撥了一大賑災款,但海岸開通,國庫充盈,要賑災款要撥也是有的。
可宣治帝知道這些奏摺裡,只有幾個州府是需要救濟的,其他的各有心思。
有些是渾水摸魚的想撈好處,有的是想在他面前混個名兒的。
賑災糧和賑災款,是肯定要撥的,但要保證糧和銀子足額髮到災民手中,得派欽差去監督。
要不然,被那些貪官汙吏層層盤剝,能不能發放到災民手中都是個問題。
派誰去做欽差?這個問題宣治帝想了好幾天了。
縱觀朝堂,德王是最好的人選,奈何德王太妃病重,做兒子得守在身邊。
豫王有小心思,宣治帝可不放心派他出京。
至於其他大臣,他得好好挑一挑。
宣治帝挑人挑得有些煩躁,將手中的毛筆丟在桌上,抬手揉了揉太陽穴,覺得疲憊的很。
姜長寧進來時,正好看到這一幕,走到他身後,去幫他捏肩膀,“陛下,請安的摺子就讓太子看吧。”
“不怕累著你兒子了?”宣治帝抓住她的手,打趣地笑問道。
“小孩子累不著,為了不讓我男人太過辛苦,就讓累吧。”姜長寧笑道。
宣治帝拉著她的手,讓她從他身後轉到前面,順勢讓她坐在他懷中,“不心疼?”
“我心疼陛下。”姜長寧在他唇邊啄了一下。
宣治帝笑,“我家娘娘今天早膳可是吃了蜂蜜?”
“沒有,我早膳用的是蔥油拌麵。”
“難怪如此油滑。”
“陛下,說這話,好沒良心。”姜長寧輕戳了下他的胸口,“在我心裡,你從來都比兒子重要。”
“是我說錯話,娘娘莫惱。”宣治帝柔聲哄她。
夫妻倆說笑了一會,姜長寧突然道:“哎呀,鬧了許久,差點把正事忘了。”
“你有什麼正事?”宣治帝笑問道。
“我怎麼就沒有正事了?”姜長寧斜他一眼,“太子的親事算不算正事啊?”
“那小子說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