軍心不穩將是赫沙城最大的隱患。敵軍雖強,但若城內士兵失去信心,防線再堅固也難以抵擋敵人的進攻。
接下來的幾天,軍中士兵們之間的怨言逐漸增多,低聲的議論四處蔓延。
一些士兵私下裡互相埋怨,認為自己身為士兵,前方殺敵是天職,但在命令不清、支援不力的情況下,他們成了被隨意捨棄的物件。
“那天我們請求支援,結果上頭一聲令下,讓我們死守到底,連一人支援都沒有。”
一名士兵憤憤不平地說道,“誰知道下一次被放棄的是不是我們?既然命都不值錢,我們還為誰去拼命?”
“對啊,我們的兄弟都死在他們的冷血命令下,誰又為我們出頭?”另一名士兵接話道,眼中閃爍著憤怒和悲傷的光芒。
士兵們的議論不僅僅是對張將軍的指責,更多的是一種深深的不信任。
他們開始懷疑,若在危急時刻將領選擇保全自己,誰會來保全他們的性命?這種不信任的情緒,猶如黑暗中的火種,隨時可能在軍營中蔓延開來。
古錦巖意識到,若不能有效平息士兵們的不滿,赫沙城的防禦將面臨崩潰的危險。
她決定採取行動,重塑士兵對上級的信任。
經過深思熟慮,她找到了林子軒,提議道:“我們不能讓士兵們繼續陷入憤怒和失望之中,我們必須向他們展示,赫沙城並非沒有值得信任的將領。”
林子軒點頭表示贊同,他對古錦巖的提議抱有很高的期望。
他深知士兵們對賀副將的不滿,若不加以控制,軍中的怨氣必然會逐漸擴散,甚至可能導致士氣潰散。
隨後,古錦巖與林子軒開始行動。
他們在軍中舉辦了一場悼念儀式,以此來緬懷那位犧牲的年輕士兵。
儀式上,古錦巖發表了一段簡短的演講,語氣悲慟卻堅定:“那位犧牲計程車兵是赫沙城的英雄,他用生命扞衛了這座城池。
我們所有人都必須銘記他的犧牲,更應當肩負起守護同袍的責任。”
士兵們站在臺下,默默聆聽著她的話,眼神逐漸變得凝重。
古錦巖的真情流露觸動了他們內心最柔軟的部分,原本對軍中決策的不滿情緒,在她的悼念中似乎找到了某種出口。
悼念儀式後,古錦巖和林子軒進一步展開行動。
他們在軍營中設立了“軍情反饋”制度,允許士兵們將任何問題、意見或對前線的擔憂反饋至指揮層。
這一舉措讓士兵們感覺到,自己的聲音可以被聽到,他們不再只是被動執行命令的棋子,而是整個城防力量的一部分。
此外,他們還制定了明確的救援規程:無論在任何情況下,若前線出現危機,將優先考慮援救士兵,避免類似孤立無援的情況再次發生。
這一承諾迅速在軍中傳開,士兵們開始意識到,至少在古錦巖和林子軒的領導下,他們的生命得到了應有的重視。
一些士兵私下議論道:“有古大人和林副將,我們或許還能安心守下去。至少他們會在意我們的安危,而不是一味讓我們犧牲。”
“是啊,有他們在,我們也不至於毫無希望,至少還能活著守住赫沙城。”另一名士兵點頭附和。
古錦巖和林子軒的舉措逐漸讓士兵們恢復了對指揮層的信任。
在這個艱難的戰時,唯有團結和信任才能守護他們的家園。
在赫沙城的深夜中,微風輕拂,寒氣悄然潛入軍營的每個角落。
古錦巖裹緊披風,沿著哨所和營房之間的道路進行夜間巡查。
儘管夜色深沉,但她心頭的思緒愈加清晰。
這段時間,她一直在觀察周圍的將領和士兵,尤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