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我們要用生命去守護!”
文士們無不神情凝重,明白了任務的緊迫性,紛紛點頭稱是,轉身各自忙碌起來。
呂謙隨即招來數名官員,一一指派任務,組織青壯年百姓加入城防。
赫沙城雖有軍隊守護,但敵軍兵力雄厚,若不動員全城力量,必將難以支撐。
這些百姓從未上過戰場,但戰時所有人都是赫沙城的“戰士”。
他走到集市旁,朗聲呼喊:“各位鄉親父老,城門在,家就在;家在,親人在!
今日敵軍攻城,諸位若不願讓家人受辱,還請隨我一同上陣!”
他的話語鏗鏘有力,帶著不容動搖的決心,激起了百姓們心中的血性。
人群中傳來回應,許多青壯男子站了出來,有人高喊道:“大人放心!
只要我們在,敵人別想踏進城中半步!”
人群中也有人雖滿臉畏懼,卻仍緊緊握拳,站了出來。
呂謙看著他們堅定的眼神,深感欣慰。
這些百姓雖無戰場經驗,但面對家園,他們的決心不輸任何一名士兵。
他朗聲宣佈道:“各位鄉親,眼下武器短缺,但我們不能束手待斃。
凡是手持農具的,請儘量帶來,作為自衛的武器。
鋤頭、鐮刀、木棒,任何能用之物,都可以拿來保家護院!”
呂謙迅速召集了幾名匠人,在城中物資庫內尋得一些鐵器殘料,決定為青壯們製造簡易武器。
他叫來老匠人張三,這位年長的鐵匠對改造武器瞭如指掌。
“張叔,這些農具雖然簡陋,但若稍加打磨,能在近戰中派上用場。”呂謙耐心地解釋道。
張三撫摸著幾把老舊鋤頭,點了點頭:“大人放心,雖是農具。
但咱們可以將這些鋤頭磨利,木棍釘上鐵釘,能扎也能砸。
若是再在長柄上纏些麻繩,便可防止手滑脫。”
說罷,張三帶著幾名匠人開始忙碌起來。
、
他們將鋤頭磨成鋒利的刃口,將鐮刀綁上布條方便握持。
稻草叉頭部加上鐵釘,變成簡易的長槍;
木棍則釘上金屬片,用以在近身搏鬥中提供防護。
這些百姓的農具一時間轉化成了戰鬥工具,雖不精良,卻在混戰中能為他們提供些許助力。
呂謙走向人群,將登記工作分派給幾位文士,負責核查青壯男子的基本情況。
這些青壯雖抱有一腔熱血,但他們的體力、家庭狀況各有不同,需妥善排程,確保城內百姓在戰後仍保留生產力。
一名文士小心地核對著登記表,低聲詢問一位青年:“請問家中情況如何?
家裡是否還有其他人?”
青年擦了擦額頭的汗,回答道:“我家裡只有老母親一人,其他兄弟已在前線了。”
他雖略顯青澀,但眼神堅定。
文士在登記簿上做了記號,抬頭望向呂謙:“大人,這人家中無人照顧。
若他參戰,恐影響日後生活。”
呂謙點頭,沉思片刻:“那便將他安排在物資運輸一線,雖不在前線,但仍能為城內盡一份力。”
呂謙深知這些百姓的難處,因此將獨身青壯與有家庭照料的人分開。
將後者多安排在後方,避免在戰事後赫沙城失去生產力。
隨後,呂謙按區域將這些青壯分組,指派各組一位經驗豐富的老兵,教他們基本的戰鬥姿勢。
儘管時間短暫,但這份細緻的安排令百姓們信心倍增。
他們自知並非孤身上陣,而是有夥伴、家人,守護同一片土地。
匠人們將一批批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