計較良久。
表面上,他對北漠的建議顯得猶豫不決,似乎在為朝廷利益而思索,實則暗自衡量此事的風險與利益。
若他能借此機會得到北漠的支援,不僅在朝堂中可掌控更多資源,日後在皇帝面前也能功成加身。
他斟酌片刻,語氣平和道:“我雖意在議和,但若欲阻止赫沙援軍,還需從容施計,不可操之過急。
戶部糧草之事,非我一人所能定。”說罷,杜成梁停頓片刻,似在等待對方的回應。
使者察覺他意在旁敲,笑道:“杜大人不必擔憂,若議和成功,虎氏部將確保每年豐厚的物資往來,以相助大人掌控局勢。”
使者輕聲一笑,“大人若願意,我們可先在沿途驛站安排可靠之人,以拖延赫沙的物資運輸,待赫沙孤立,便是議和最佳時機。”
杜成梁微微頷首,暗示預設。
會談完畢,使者悄然離去。
回府後的杜成梁心中已有腹稿,次日便將戶部的幾位心腹召集。
暗示沿途驛站稍緩運糧,尤其在接近赫沙的幾個驛站,務必減緩運輸速度。
杜成梁叮囑道:“眼下赫沙援助眾說紛紜,不可讓此事拖累朝廷資源。”
他言辭含蓄,卻暗中示意對方按照虎氏部要求行事。
幾日後,杜成梁暗中調派倉庫人員,故意安排那些素質不高、慢條斯理的工役負責物資裝載。
他悄然囑咐:“今天糧草的搬運不可著急,逐批分裝。
,!
將這些裝備都仔細檢查一遍,不可出半點差錯,寧可慢些。”
一聲令下,倉庫中計程車兵和工役按照命令慢吞吞地搬運,每一批物資的出庫時間被拉長。
不僅如此,他還在出發前一天安排了兩名倉庫副管事“突患風寒”。
倉庫管理一時無人協調,物資的裝載再次推遲。
杜成梁微微一笑,知道自己這一番安排已成功延遲了三日,心中暗自滿意。
然而,為防止倉庫中的拖延引起疑心,他將出庫記錄稍作改動。
讓物資出庫時間看似仍然正常。
他知曉玄安帝已派親信內侍監視運輸過程,因此從表面上看,一切如常。
白霓裳率領援軍離開京城後,起初一切順利。
然而,剛到達第一個驛站,便遇上了物資補給的意外延遲。
驛站的驛丞面帶歉意地上前稟報:“將軍,因上月乾旱,驛站糧草積存不足,今日僅能提供一半的口糧與飲水,望將軍體諒。”
白霓裳面色沉靜,心中卻隱隱覺得此事不尋常。
她當即決定:“先將手頭物資分發給前鋒部隊,節省沿途補給。
接下來全軍每日口糧減少一成,確保物資足夠支撐至下一個驛站。”
她心知驛站不可久留,便命士兵迅速整頓行裝,稍作休息後即刻出發,儘量不因補給問題而耽誤行程。
行軍數日後,援軍抵達第二個驛站。
站外士兵們疲憊不堪,期盼在此補充水源。
然而,驛站官員迎上前來,神情有些不安:“白將軍,今早驛站水井榦涸,我們正臨時取水。
另有幾匹驛馬不慎受傷,暫時無法排程。”
聽聞此事,白霓裳眉頭微皺,心中已有警覺。
她雖未聲張,但迅速思索對策。
她轉向副將吳仲明低聲交代:“從今夜起,每日輪流從軍中挑選士兵前去沿途的溪流和山泉補水。
所有將士須攜帶乾糧,馬匹儘量減少負重。”
吳仲明領命而去,將士們儘管有些疑惑,卻依令行事,將水壺灌滿以備不時之需。
接下來的行軍路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