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只得舍了太史慈往山裡亂奔。太史慈既然眼見明公跑出了重圍,也就放心來追韓當。韓當帶著數百騎人馬,一路奔來,早在路上被太史慈攆散了不少,到後來,身邊跟著的就只剩了兩百騎不到。
韓當也沒想到太史慈對自己如此的窮追不捨,搞得他十分鬱悶。鬱悶不管事,關鍵是太史慈並沒打算要放過他的意思。韓當這時也是被他追得急了,只得勒住人馬,回頭來戰他。太史慈騎術十分了得,等敵人反擊後,他才突然發現一路追來,能跟上自己的只有二三十騎。
面對著韓當的二百騎人馬,太史慈並沒有慌張。他也沒有急著衝上去,而是不徐不疾的勒住了人馬,叫兩邊也不要追了。這二三十騎是太史慈從劉繇那邊帶過來的,一直就跟隨著太史慈行使“偵騎”任務,乃是精銳裡的精銳,也是太史慈最得力的助手。其實他們也不用太史慈吩咐,早已是停下馬來,並迅速拉成三排,擺開了陣勢。
韓當是被他逼急的,這才回身殺來。回身時,突然看到對面只有二三十騎人馬追了上來,這讓韓當很是驚喜。但韓當也只是驚喜了一秒,接著,他沒有理由不讓自己吃驚和疑惑了。
二三十騎追來的敵人,他們沒有再追了,而是突然勒住了戰馬,擺開了陣勢,然後又不慌不忙的掏出了隨身的傢伙。
韓當率兵回殺時,已是卯足了勁。但衝到一半時,勁頭突然沒有了。就像是車胎洩了氣,憋了回去。
不是韓當禁不住打擊,實在是韓當受不了敵人的鎮定和從容。
面對著二百多騎快速奔跑中的人馬,太史慈手下的這二三十人臉上一點也不顯得惶恐和不安,也絕不會因為死而感到恐懼。他們從容的掏出傢伙,從容的面對著對手,然後從容的將一切準備工作都做好。
就等著,韓當的逼近。
百丈,八十丈,七十丈……
簌簌,滿天飛矢,往前魚躍著直直貫去,穿過敢於邁進六十丈以內的所有敵人。就像是從對面扔出一顆顆大石,砸在玻璃上的速度、力量和快感。而箭砸在身上,絕不是打碎玻璃然後再重新換過一塊玻璃那麼簡單。箭穿過滾滾奔騰狂跳的心臟,那是生命的終止符。
這就是太史慈的殺手鐧,弓,和箭。
在面對著無法甩脫的敵人時,太史慈一向就是使用這一招來卻敵的。在劉繇手上做事的那會,他就已經將他們訓練得很是熟手,相互間的配合也達到了默契的程度,所以每次協同作戰時,都是屢試不爽,每每擊退敵人。
這次,也不例外
太史慈掏出的傢伙是弓和箭,在絕對的靜止下,用這些玩意來對方近距離,運動中的騎兵,那是一射一個準。而且,重要的是,這些騎兵是往自己箭上撞,那就不能怪他們不還手了。
簌簌一陣箭後,跑在最前面的二三十騎立即摔落下馬,後面跟上來的,被前面的驚馬和同伴的屍體給擋住,使得他們被原地呆滯了一會。也就是這一會功夫,第二批箭矢又跟著射落。
在面對卒然的襲擊,韓當保持了絕對的冷靜。雖然敵人射死了前面的人馬,但只要還有後續軍隊,就絕不能退縮現在跑是沒用了,要是跑,那就只能被敵人在背後放冷箭。所以現在能做的,唯有殺上去。
按照一般情況下,在第一陣或者第二陣箭羽後,追敵基本上已經衝了上來,要是再不跑,可能還來不及換武器就被追敵給擊潰了。但彪悍的太史慈在這種情況下,既沒有命令部下跑,也不準備捱打。他們在放完了一陣箭後,看看敵人衝了上來,立馬丟了手上的弓,拿起掛在鞍邊的武器,衝上去就是一通硬碰硬
韓當也實在沒見過如此彪悍,如此鎮定計程車兵,也沒見過像眼前這位太史將軍這樣敢於硬拼硬的人。他在跟隨孫策同劉繇作戰時,前軍就經常被一個叫太史慈的人騷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