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21部分

留駐足,問這摸那的,都對京城輕工產品感興趣。

很快就有法國經銷商下單了,第一筆訂單正是胡巧手的老京城傳統宮燈!成交額度具體不詳,胡巧手拔得頭彩,還故作神秘,搞得周邊企業既羨慕又嫉妒,沒準還有人背地裡咒罵。

胡巧手在翻譯的陪同下,將兩個法國客戶帶到洽談室,交給專業簽單官員接待。

接著又出來站崗,一會兒工夫,美國人也定下來了,他又是一頭汗水地將人給送到黃北洋麵前,得意洋洋。

不得不說,老京城的輕工產品還是有那麼幾下子的,瑞蚨祥的綢緞皮貨,手工刺繡,中國旗袍,那都備受海內外顧客追捧的精品。

內聯生,千層底布鞋,連工作人員都是人腳一雙,往外國客商面前一站,倍兒精神,真應了那句老話“爺不爺,先看鞋”。

張順興號的刻刀,年銷售額幾千萬,一百多號人,幾百品種,產品遠銷海內外。

另外傳統工藝品裡面,除了宮燈,另外兔兒爺的泥人,五彩斑斕的京劇臉譜面具,用知了殼和玉蘭花做出的毛猴,這些東西也是大受歡迎。

像兔兒爺的泥人,出口價是1000美元1萬隻,臉譜面具0。3美元一張,毛猴產量更少了,全身上下都是中藥,還難做,知了屁大點的殼,和經不起折騰的玉蘭花,要做出個惟妙惟肖的絨毛辛夷,那得花費大力氣,單個0。5美元,一套花果山水簾洞就要20,這賺的就是手藝錢!

這些東西確實是真好看,楊雲都恨不得掏錢買幾套下來,在後世,這種傳統老工藝不掙錢,年輕人又不愛學,幾乎都絕種斷代了。

還別說,這種小玩意兒,連中國人都難得見到,更不用說外國人了,這一上午,胡巧手的嘴巴根本沒停過,泥塑廠的老陳恨不得把翻譯小姑娘捆在身上,接待不過來啊,訂單那是嘩啦啦的下,1000美元的,5000美元的,半天功夫,就簽了十幾批客戶!

羨慕是必須的,楊雲和段海生站在角落自己的展臺邊,只能看著那邊流口水。

赤陽電子廠的展臺面積被壓縮也就罷了,求了半天的電視機,主辦方也不送過來,兩人只能傻站著,看著鋪了一桌面的各種卡帶,實在是無能為力。

“楊總,這樣下去不是個事兒啊!”段海生頭髮都急白了,“這一上午的,只有4個人問咱們,可咱這一沒資料給人家,二沒法展示效果,沒用啊!”

楊雲同樣悶悶不樂:“段廠長,您之前不是都說準備好了嗎?連宣傳手冊都沒有,您這叫準備好了?這不是坑我嗎?”

段海生更是鬱悶了:“前些日子您不是遊戲還沒定版嗎?我還在等您準備宣傳冊呢!”

楊雲冤枉了:“您以為遊戲是張張嘴它就做出來的啊?6天時間要做兩款遊戲,還要測試,我讓人從清華找了一批學生幫忙不說,連我這個老總都得親自上陣加班加點,誰還想到這個!您昨天也不說,要說了讓老蔣找人趕一夜的工,也比現在咱倆空著手要強啊!”

段海生拍著額頭,一臉懊惱:“怨我怨我,是我這個做後勤的疏忽了……楊總您說吧,現在該怎麼辦?”

楊雲也沒辦法,找領導領導不在,要電視機電視機要不來,怎麼辦?涼拌!領導總是要吃飯的吧?領導總是要來簽單的吧?等著!

順便看看熱鬧唄!

中國人喜歡扎堆,外國人也一樣。

那泥塑廠的老陳,估計是把他們廠裡最牛比的兩個師傅給帶來了,就坐在他們的展位面前,來了個現場製作,用膠泥和秸稈做骨架,彩紙綢布做外衣,孔雀翎做頭飾,再給人物上色,粘上豬鬃毛,用帶來的半成品做到最後成形,一個栩栩如生的京劇鬃人就完工了,一敲底盤的托盤,站立的鬃人都動了起來,刀來劍往的,煞是好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