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293頁

是新詩集,很是平常,這裡邊的二十一

首卻是用江陰方言做的四句頭山歌體的詩,看了覺得特別有意思。序文中雲,

&ldo;我們做文做詩,能夠運用到最高等最真摯的一步的,便是我們抱在我們母

親膝上時所學的語言,同時能使我們受深切的感動,覺得比一切別種語言分

外的親密有味的,也就是這種我們的母親說過的語言。這種語言因為傳布的

區域很小,而又不能獨立,我們叫它方言。從這上面看,可見一種語言傳布

區域的大小,和它感動力的大小恰恰成了一下反比例,這是文藝上無可奈何

的事。&rdo;

他說方言的力量很是不錯,自己來親自試驗,而且成績也並不差,雖然

比起後邊附錄的真民歌來,自然難免得缺少渾成一點。

這給想用口語做詩的人一個很好的參考,以純口語寫散文詩我不知道能

否寫得好,若是利用民歌的式樣,成功當是沒有問題的。

□1950年

12月

6日刊《亦報》,署名十山

□未收入自編文集

天橋志序

大概在十五六年前,張次溪君拿了他的《天橋志》的稿本來給我看,我

很是歡喜,慫恿他付印,他要我給他寫一篇小序,我也答應了。年月茬苒地

過去,這書沒有出版,稿子幸而儲存著不曾遺失,去年見到次溪便還給他,

了結這十多年來的一件事。次溪將稿本大加修改,成為這一冊《人民首都的

天橋》,這回真要出版了,仍舊要叫我寫序,因為他的敦促,我不能不寫,

雖然不想寫,因為我覺得沒有什麼可寫,所以只好將以前預備寫序的話拿來

</br>

<style type="text/css">

banners6 { width: 300px; height: 250px; }

dia (-width:350px) { banners6 { width: 336px; height: 280px; } }

dia (-width:500px) { banners6 { width: 468px; height: 60px; } }

dia (-width:800px) { banners6 { width: 728px; height: 90px; } }

dia (-width:1280px) { banners6 { width: 970px; height: 250px; } }

</style>

<s class="adsbygoogle banners6" style="display:le-block;" data-full-width-responsive="true" data-ad-client="ca-pub-4468775695592057" data-ad-slot="8853713424"></s>

</br>

</b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