際上,這年頭被活捉的武將,絕大多數都會願意投降。畢竟頭鐵不怕死的還是少數。
除非是那種主公對將領有大恩,又或者像關羽劉備那樣的兄弟之情。
這徐晃早年做過河東郡的郡吏,後來追隨楊奉。楊奉本是黃巾軍餘部白波賊,後來追隨李傕對付郭汜。徐晃自然也跟了李傕。
之前,楊奉被李傕安排在外鎮守城池,徐晃自然也一直跟在楊奉身邊。
被黃忠抓住之後,徐晃就做好了投降的心理準備。
因此,一見到陸誠,果斷就投降了。
陸誠當即下令,讓人給徐晃鬆綁,又讓人把他的長柄大斧還給了他。
徐晃接過自己的武器,對著陸誠跪倒在地:“徐晃,拜見主公!”
陸誠伸手扶起徐晃:“公明請起,你暫且隨著典韋,日後再有安排。”
“末將遵命!”
徐晃乃是曹魏的五子良將之一,幾乎參與了後來曹操一統北方的所有戰爭,有勇有謀,更是一個難得的帥才。
徐晃領兵治軍極其嚴格,多次被曹操稱讚,有周亞夫之風。每次曹軍遇到一些硬仗,曹操都會派徐晃為先鋒大將。
徐晃每次都能不辱使命,率領士兵長驅直入,奮勇當先,為大軍開闢道路。
當關羽水淹七軍,擒于禁,殺龐德,威震華夏之時,曹老闆都有了遷都的念頭。
還是徐晃挺身而出,率領著一批新招募計程車卒,前去營救被關羽圍困的曹仁。徐晃明白自己的新兵不足以抵擋關羽的兵鋒,便避開關羽大軍,採用聲東擊西的方式,誘使關羽出兵。
最後,關羽果然中計,大敗而歸,徐晃又趁機帶兵攻擊關羽的大營,徹底擊潰了蜀漢軍隊,致使蜀漢失去了唯一一次挺進中原的機會。
論起武力,陸誠麾下有許多將領都能勝過如今的徐晃。但要論起統兵作戰,獨當一面,就不是每個將領都能做到得了。
故而,陸誠先把徐晃放在典韋軍中,也是準備留在身邊,好好教導一番,再放出去獨當一面。
安排好關中諸事,又收服了一員大將,陸誠也準備帶著劉協返回冀州了。
有劉協這個天子在手中,兗州、司隸、徐州等地,都可以說是唾手可得。
到時候就可以坐鎮洛陽,一統北方了。
離開之前,陸誠將黃忠、華雄二將留在了關中,與魯肅、沮授二人,一起鎮守關中。
魯肅屬於全能型、百搭型人才,可以出謀劃策,可以治理內政,可以外交諸侯,也可以隨軍出征。
最重要的是,魯肅無論是和誰在一起,只要是沒有原則性的衝突,都可以配合的很默契。
沮授雖然也有大才,可畢竟加入陸氏集團的時間還比較短,威望有所不足。
有魯肅配合沮授,再加上黃忠、華雄,以及五萬遼東精兵,三萬多被華雄收服的西涼鐵騎,足夠鎮守關中之地了。
即便是西涼馬騰、韓遂等人舉兵來攻,也只能是送菜的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