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258章 秋收!

秋收!

金黃的田野在陽光下熠熠生輝,成片的豆穗此起彼伏,宛如一片金色的海洋。

陶潛隨著李徹站在田埂上,看著眼前這一派豐收的景象,心中滿是感慨。

豐收,總是讓人從心底感到舒適。

百姓們喜氣洋洋,笑聲和歌聲在田野間迴盪。

壯丁們手持鐮刀,熟練地收割著沉甸甸的大豆,豆莢飽滿,似乎也在回應著人們的喜悅。

婦人們挎著竹籃,將一束束割下的大豆整齊地放入籃中。

孩子們則在田間奔跑,偶爾也學著大人的樣子拾起幾束豆子。

有頑皮的孩子不小心摔倒在田間,又喊叫著從地上一躍而起,引得一陣歡笑。

奉軍士兵們則在一旁,默默地守護著這份寧靜與和諧。

他們沒有攜帶武器,只是穿著整齊的甲冑,臉上掛著溫和的微笑。

偶爾有百姓需要幫忙,便有士兵上前搭把手,或是幫助搬運豆子,或是維持秩序。

“老鄉,慢一些,一趟趟來,不急。”

“唉唉唉,小心後面,都掉地上了。”

“算了大爺,你在前面帶路吧,我幫你搬回去。”

陶潛在一旁看得心絃觸動,自己走遍大江南北,能不欺壓老百姓的兵已經是一等一的好兵了。

何曾見過士兵主動幫助百姓幹活,不圖回報的?

不對,他們也是有回報的。

陶潛看向四周的百姓,若有所思。

在百姓看向那些士兵的眼神中,他看到了發自內心的尊敬和感激。

他們收穫的是百姓們的尊重。

在奉國,沒人叫他們賊配軍。

軍人、戰士、兵,才是他們的稱呼。

“李二蛋,你家收了多少斤?”身側傳來李徹的招呼聲。

陶潛側頭看去,見到一名漢子和他媳婦一起將最後一筐豆子抬上牛車,身後還有個半大的孩子跟著。

漢子聽到李徹話,摸摸了腦袋上的汗,憨厚道:

“回殿下的話,俺家二十畝地,收了能有兩千多斤大豆。”

李徹微微頷首,古代大豆的畝產量,受到農業技術、自然環境、社會經濟發展水平等多種因素的影響?。

唐宋時期,一畝地也就能收一百斤大豆。

朝陽城外這片地剛剛開墾出來,又不是黑土地,能達到這個產量已經算是豐收了。

“不錯,再接再厲,明年本王送你們一些更高產的種子。”

“哎呦。”李二蛋連連鞠躬,“多謝殿下,多謝殿下。”

李徹笑著點了點頭,擺了擺手。

如今的朝陽城百姓對李徹奉若神明,對他的話更是深信不疑,這也免了他推廣新種子的麻煩。

種在王府後院的那些種子,基本都長成了。

其中百分之七十都能適應關外的氣候,包括李徹最期望的玉米。

而讓李徹倍感意外的是,棉花竟然也能成活,而且長勢還算不錯。

在他的印象中,種棉花最出名的地方是新疆,東北到底能不能種棉花,心底一直沒數。

他不知道的是,遼寧植棉的歷史其實很久了,甚至可以追溯到400多年前。

種植區主要分佈在大淩河、小淩河、繞陽河、女兒河等流域的沖積平原上,能夠在較短的生長期裡取得良好的收成。

明年開始,這片地就不會種豆子了,而是以玉米為主糧,棉花為經濟作物,其他蔬菜、作物為輔。

李二蛋一家子走過,李徹又看向後面的人,耐心地挨個問詢。

百姓自是不會隱瞞,一五一十地將畝產報出。

身旁的秋白握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