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張拜帖。
嚴格來說,這張拜帖不是給自己的,而是給榮枯的。
只是榮枯從太學回來之後,似乎有些不太高興,一雙原本很清潤的眼睛看上去有些愁霧籠罩。
李安然沒有讓阿史那真跟著自己,或者是在朝堂上給他某個閒職先安置著,而是將他留在了太學,丟給了元容一起教導。
一來是阿史那真年紀不算大,在李安然看來正好是讀書的年紀,應該讓他和這些東胡生們好好交流交流。
另一方面……也是因為李安然察覺到榮枯似乎不太高興。
他對阿史那真那是每一個動作都寫著拒絕,偏偏臉上還要不顯出來,這就讓他顯得更加的彆扭了。
別彆扭扭的,居然意外有些可愛。
李安然以前以為榮枯七情六慾皆不顯,他人謗毀、算計,都不能使他有太大的情緒波動,是顆懷著慈悲心的石頭,沒想到他還有這樣的表現,倒是很新奇。
也讓她覺得榮枯,似乎比她想的那樣更像個鮮活的人。
她手上的這份拜帖,是送到寧王府,對方想拜見的人,卻不是寧王,而是暫居在寧王府的榮枯。
寄來這封拜帖的人,是順義公的世子李惠。
這個順義公,原本是西涼王室,西涼王室在王城被攻破之前,因為畏懼李安然的赤旗玄甲軍,又害怕落得回鶻王被李安然陣前梟首的結局,所以在最後一刻帶著全家老小出來投降,歸順了大周,被李安然帶著舉家遷到了天京。
皇帝李昌讚美他的識時務,賜他姓李,後者又厚著臉皮,不管李安然在不在,逢年過節都要到寧王府這裡來拜見,口呼「阿孃」,李安然雖然臉皮厚,但是也沒有厚到這種地步。
</br>
<style type="text/css">
banners6 { width: 300px; height: 250px; }
dia (-width:350px) { banners6 { width: 336px; height: 280px; } }
dia (-width:500px) { banners6 { width: 468px; height: 60px; } }
dia (-width:800px) { banners6 { width: 728px; height: 90px; } }
dia (-width:1280px) { banners6 { width: 970px; height: 250px; } }
</style>
<s class="adsbygoogle banners6" style="display:le-block;" data-full-width-responsive="true" data-ad-client="ca-pub-4468775695592057" data-ad-slot="8853713424"></s>
</br>
</b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