些人一聽,知道自己被趙匡胤猜忌了。”
“他們不知道說什麼,只請求趙匡胤指一條明路。”
“趙匡胤就說:只要放棄兵權,去到地方,甭管你們要良田,還是宅邸,還是要美人歌姬,都可以!甚至,他還表示,可以與他們結為親家,只要願意,喝了這杯酒,交出兵權,他們就還是兄弟!”
“這些高階將領同意了!”
“杯酒釋兵權,千古以來,唯有趙匡胤做到了!”
“殺功臣的皇帝不在少數。”
“唯有趙匡胤沒有殺功臣。”
“太平本是功臣定,當許功臣享太平!”
“杯酒釋兵權後,趙匡胤便開始提拔文官的地位,逐漸讓儒家的話語權比重變大。”
“在趙匡胤的授意下,仁義禮智信開始反覆的提及,忠君愛國的思想,逐漸被烙印在人們心裡。”
“而見識了武人的殘酷後,自然就會想著用文官治國!”
“他曾對趙普說過:五代方鎮殘虐,人民深受其害。我讓選幹練的儒臣百餘人,分治大藩,即便都貪濁,也抵不上一個武人。”
“在他看來,任用文士,或許有一定危害,比如貪汙腐敗等等,但在趙匡胤看來,這些文人的危害,遠不及武人來的大!”
“所以,在趙匡胤立國之初,就確定了一個基本方針,便是,以士大夫共治天下!”
“但,趙匡胤恐怕永遠都不會想到,武人會禍害天下,這文官,一樣貪得無厭,文官禍害起天下來,那就是軟刀子割肉!”
“文官一支筆,勝過武人一把刀。”
“他們能把英明的皇帝寫的無比昏庸。”
“他們能把昏庸的皇帝,吹捧成千古聖君!”
“他們在皇帝面前阿諛奉承,說天下太平,四海笙歌!”
“可實際上,敵人都快打到家門口了。”
“這,就是文官!”
“趙匡胤這與士大夫共治天下的方針,不僅害了宋朝,導致大宋亡國,還連帶著的,讓明朝也亡了國!”
“所以說,不僅大宋亡於趙匡胤,就連大明,也亡於趙匡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