親陳氏,只是個宮女。”
“因為趙佶的出生,才被封了才人。”
“等到被封美人之後,宋神宗死了。”
“而陳氏,很是思念宋神宗,自願去守陵,不久後就死了,享年三十六歲。”
“而此時的趙佶,也不過只有六七歲的樣子。”
“三歲喪父,七歲喪母,小小年紀,就父母雙亡。”
“但好在他還有個疼愛他的哥哥,宋哲宗趙煦。”
“雖然趙佶不會被接受儲君教育,但宋朝對其他皇子的教育與培養,還是非常嚴格的。”
“以至於,趙佶年紀輕輕就專研了《孟子》《論語》《孝經》等書。”
“直到他十五歲那年,宋哲宗親政後的第三年,他被封為端王,也總算有了自己的府邸。”
“而此時的趙佶,已然成長成一個琴棋書畫樣樣精通,喜歡蹴鞠馬球,又喜歡博聞郊遊的少年宗王!”
“縱覽宋朝宗王,與明朝宗王,差距真的不是一點半點。”
“宋朝對宗王的管理很嚴格,很少出現仗著自己身份作威作福的情況。”
“而明朝的宗王,嘖,那都不用說了,這些人除了作威作福,也就沒別的本事了。”
“對,就是在點明朝!”
“咳,不扯遠了,繼續說趙佶。”
“趙佶在成為端王之後,自然就開始各處結交好友。”
“一來,這少年宗王的確有氣象,琴棋書畫樣樣精通,蹴鞠馬球無一不會!又喜歡說一些稀奇古怪的話題,談一些別人從來都沒有聽過的話題。”
“這活脫脫的就是一個年少有為,出類拔萃,頭角崢嶸的少年郎。”
“別人十五歲的時候在幹嘛?他十五歲的時候又在幹嘛?”
“別人十五歲,估摸著連一本《孟子》都還沒看完。”
“他十五歲,《孟子》《論語》《孝經》,都已經看完了,並且,還有一定的專研心得,說話又好聽,見識有多,誰不願意跟這種人交朋友?”
“而其中,對他影響最深的,恐怕就是王詵了。”
“王詵,是英宗的女婿,神宗的妹夫,哲宗的姑父,同時,也是趙佶的姑父。”
“王詵也算是家學淵源了,屬於出身名門一類。”
“祖上也算是開國功臣,但因為一些事情家道中落,後來王詵的爺爺受到寇準的提拔,這才重整家族榮光。”
“家族既然已經興起,那王詵受到的培養資源自然不會少。”
“一身才情絕對不少。”
“王詵的畫,放在後世拍賣場上,那也是幾十億的價格。”
“沒點才情,也不可能是蘇軾的好友。”
“不過,才情歸才情,因為對公主不好,私生活方面有點那啥,以至於被神宗厭惡。”
“元豐二年,受到蘇軾烏臺詩案的影響,與蘇軾一起,被貶黜。”
“等到元豐三年,公主病逝後,他又被貶官。”
“直到宋哲宗繼位,這才恢復了駙馬都尉的頭銜。”
“只是,宋哲宗也沒打算用他。”
“王詵自忖自己空有才情,卻不得施展,就在鬱郁不得志之時,碰到了趙佶。”
“趙佶喜歡書畫,而王詵,好歹跟蘇軾混過,雖非大才之姿,但身上多少也沾染些才氣,同時,也是身為幾十億身家的書畫家,兩人很快就臭味相投。”
“王詵頗為欣慰,雖不至於認為趙佶可以當皇帝吧,但好歹也找個落腳地,整天念念詩,作作畫,也是好的。”
“而王詵這人,雖然感情生活方面那啥吧,但人家好歹是正兒八經讀過萬卷書,行過萬里路的,這麼多年過去了,朝中勳貴,哪個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