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們只要踏踏實實過日子。
“瓢你們見過嗎?”連蔓兒笑著問眼前的三個城裡小孩。
沈謹和沈謙都很誠實地搖頭,唯有沈六,似乎並沒有聽到連蔓兒的問話。
連蔓兒點頭,做出一副果然如此的模樣。這三個城裡的小孩,應該是從來沒有自己去提過水,也沒有從大的容器裡自己舀水喝過。她們過的是衣來伸手,飯來張口的生活。
沈六應該比沈謹和沈謙強一些,但是他所接觸的民生也不會太全面。
“那,小七,你還告訴五姐、小九哥,……還有……”連蔓兒朝著沈六的側臉微笑,“還要請六爺指正。”
沈謹就飛快地看了沈六一眼,見沈六雲淡風輕,顯然心情不錯的樣子,心裡微微吃一驚。沈六年少得志,性情嚴謹,極少有人敢在他跟前說笑,更別說是拿他調侃了。而連蔓兒,這分明是有些調侃沈六的意思。沈六竟然一點都沒生氣。
“……要等葫蘆長成了……”小七那邊已經拉著沈謙,很認真地給他講葫蘆和瓢。
要等葫蘆長成之後,挑選形狀好的,放到架子上,或者用別的東西支撐。這是要讓葫蘆繼續長一段時間,又怕因為瓜秧萎縮,葫蘆掉在地上摔壞了。
等葫蘆曬的響幹了,颳去外皮,然後用鋸從頂端,將葫蘆鋸成兩半,將裡面的瓤掏乾淨,這就得到了兩個瓢。用來舀水,舀米舀面,都非常得用。尤其是用來舀水,瓢這個東西,是用的越久它越漂亮、好用。莊戶人家,夏天的時候極少喝熱水,就用瓢舀了涼水直接喝。
用瓢盛水,絕對不會有異味,也不會有損健康,甚至那水裡還能因此多了些鮮甜。
三十里營子的莊戶人家,除了拿葫蘆做水瓢之外,還用大肚的葫蘆做盛器。也是等葫蘆完全曬乾之後,颳去外皮,然後在葫蘆上面那一節上,挖一個洞出來。透過這個洞,將整個葫蘆的瓤都逃出來,而這個洞,又可以作為提手。
這麼做,首先是要葫蘆的形狀合適,其次也要手工精湛。還有一種更為簡便的方法,就是將葫蘆上面的那一節直接切掉,這樣做出來的盛器,沒有提手,但是切掉的那一節卻可以做盛器的蓋子。
三十里營子的莊戶人家,一般用這種葫蘆盛器來存放雞蛋。因為葫蘆裡面有厚厚的軟皮,雞蛋放在裡面,一般的顛簸、震動,都不會弄破雞蛋,而葫蘆裡存放的雞蛋,保鮮日期也比較長。
小七說的有趣,沈謹和沈謙聽的也很新鮮。這邊聽著小七說話,沈謙將一個小廝叫道身邊,囑咐了兩句,就打發了那小廝離開。
等小七說完了,就見那個小廝手裡捧著一個葫蘆走了回來。
“蔓兒,小七,你們看,這是我屋裡的。”沈謙拿過葫蘆來給連蔓兒和小七看。
沈謙手裡拿的葫蘆,形狀與三十里營子的葫蘆截然不同,表面顯然經過特殊的處理,而更漂亮的是葫蘆上面的烙畫。
那是一副八仙過海圖,筆畫精細,惟妙惟肖。
不同於莊戶人家對葫蘆的實用用途,這個葫蘆是擺件,是藝術品。
連蔓兒和小七少不得讚歎了一番。
“我那好像也有,比這個小一些。”沈謹也道。
葫蘆喻意福祿壽,常被加工做吉祥的擺件,各種烙畫、雕刻等技藝不一而足。
“如果讓這葫蘆上自己長出字、畫來,那不更有趣?”連蔓兒突然心中一動,說道。
沈六、沈謹、沈謙和小七就都看向連蔓兒。
“你能讓葫蘆上長出字、畫來?”沈六問道。
連蔓兒本來是看著烙畫葫蘆好看,又突然想起前世的方形西瓜,所以才脫口而出這樣一句話,現在見大家都在看她,沈六又這樣發問,連蔓兒略微有些後悔。
不過轉念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