祈雨禮佛的習俗,出自於太行山以西的歷史大省。自唐朝開始,在這佛教盛行之處,就有祈雨禮佛的傳統。
每一年,都會在特定的時日,或者是在某一位佛陀的聖誕,或者是在某一日的上,民眾去山上燒香拜佛,參加廟會,互通有無。
至今,在那裡都可以在找到佛教留下來的痕跡,浮雕,佛像,浮屠,寺廟。
無一不是歷史寶藏。
還有許多精品,會被稱之為瑰寶。
後來祈雨禮佛簡化了下來,作為一種民俗流傳至今,在傳承和變革之中,成了現在這樣——一種和廟會、上頭香一樣的民俗活動,大家聚在一起樂呵樂呵,並且還帶著樸素的願望,風調雨順,天無大災。
在其發源地,更是一項喜人的活動,好年景的時候,到了這祈雨禮佛之日,萬人空巷,人擠人,人拉人。
只為來山上看匠人掛鈴。
所謂掛鈴,就是將一幢鈴鐺,由高手匠人,如山猿掛樹,咬著鈴鐺,雙手攀爬上險峻之處,將彩繩鈴鐺掛在山崖間,這掛的地方越是陡峭,越是險阻,事成之後,就越是叫人喝彩。
這鈴鐺越大,風吹得鈴鐺聲音越清脆,也就越是叫人滿意。
甚至於有的時候,當地主官都會到場,佈置一些彩頭。
採與民同樂之意。
和宋朝時代,泰山腳下會進行相撲會一樣。
都是選了一個熱鬧的、罕見的日子,搞點事情出來,叫苦了一年的大家歡喜歡喜。
每到這個時候,會場都和過年彷彿。
這樣的習俗,在山之西很流行,可是在這裡就不然。
君不見橘生淮南則為橘生於淮北則為枳。
民俗有其地域性。
此處,關帝和天老爺聖誕都會唱戲,也會有祈雨活動。
可祈雨禮佛,相當少見。
也許在涼州那邊有這樣的習俗,可是在此地,並無這等事情,從老太太的魂魄之中,林峰發現,三狗娃子舅舅沒有欺騙林峰,孩子集體性失魂,就是在那一場大雨之後。
甚至於,從這非人的老婆婆記憶之中得知,這些孩子是一個黑色的影子帶走的,這影子站在這些孩子門外,呼喊孩子的名字,有人告訴過村長,那些埋在了後山祖墳裡面的「爺爺奶奶」,晚上的時候就站在房子外頭,陰測測的朝著這裡面看。
「睡了嗎?」
「在嗎?」
「娃在嗎?能叫我看看娃嗎?」
娃子是被他死去已久的爺爺奶奶帶走的。
事情上下都籠罩著迷霧。
林峰也不能繼續在這裡浪費時間。
時間不多了,過個半個小時了。
那麼最有可能知道為什麼會發生這樣情況的。
就是那些來禮佛的道士了。
他們到底放出來了什麼?
反而對於道士禮佛這件事情,林峰也不覺得稀奇。
大家都是混一口飯吃,有的時候不用搞得那麼僵硬,道士和道士,和尚與和尚,也不是一個路數。…
有紫金袈裟,黃金缽盂的大廟主持,就有窮困潦倒,連度牒都沒有的遊方假僧。
有進出王公府,出行車馬喧的國師,就有土裡刨食,數穀子下鍋的清貧道士。
都是人,人和人過的一樣嗎?
不一樣。
所以,林峰很能理解這些遊方道士手藝多元化。
畢竟,世道艱難。
多一門手藝,多一門活路。
不過多幾門手藝,將孩子的魂給學走了,就有些不太妙了。
林峰懷疑,這些人,不是什麼正經道士。
老婆婆的魂魄殘缺,類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