朕眼中,各國之間不分種族之差,無地域之異,更無強弱之分。
各國皆應和平共處,求同存異,互通有無,構建各國利益的共同體。
唯有如此,方可減少爭端,讓天下百姓少歷經戰亂之苦。
所以,我大漢願意與所有勢力、國家展開互利的貿易,能用貿易解決的絕不建議動用武力!”劉威目光堅定,話語擲地有聲。
“陛下,您的眼界猶如天上翱翔的雄鷹般遼闊無垠,您的胸懷恰似廣袤無邊的草原般寬廣豁達,您是我大匈帝國最真誠的朋友!”頭曼激動不已,滿臉崇敬地讚美道。
而各國使者聽聞劉威所言,紛紛在心裡暗自鄙夷劉威的厚顏無恥。
明明是明目張膽地勾結外族,還能說出這般冠冕堂皇的理由,可他們卻又無力反駁。
徐國使者徐驍心中暗想:“這劉威真是巧舌如簧,明明是危險之舉,卻說得如此義正言辭,看來我朝北方雁州能否安穩還得看與大漢的關係!”
齊國使者田橫也腹誹道:“哼,不過是為了利益不擇手段,還說得這般冠冕堂皇!”
乾國使者葉霸淵則在心裡默默嘆氣:“這大漢皇帝此舉,不知會給中原局勢帶來怎樣的變數!”
儘管各國使者心中各有想法,但表面上仍維持著平靜和友好。
隨即各國使者又紛紛就貿易的路線以及關稅等問題發表意見,在友好熱烈的氛圍中,各國的使者與大漢皇帝最終達成了大量共識,雙方決定建立長期穩定的貿易伙伴關係。
各國表面上都其樂融融,儘量為各自國家爭取到大漢的好感,爭相擴大對漢貿易,給足了劉威面子,深怕將這一新興勢力推向敵對關係。
魯肅諸葛亮等人笑得合不攏嘴,巴不得各國捲起來,特別是馬匹武器,各國紛紛預訂大量訂單。
一來大漢生產的武器裝備確實比較優良,二來生怕被敵對國家購買去,影響到未來的對抗。
大漢藉此大發販賣戰略物資之財,同時穩住邊疆安全,達成共識之後事情就簡單了。
劉威將這些擺在明面上的正常貿易之事全權交給魯肅和甄逸糜竺三人負責!
而各國使者私下的軍事合作則交給諸葛亮和郭嘉負責,而諸葛亮郭嘉也提高了門檻,貿易訂單小於2000萬兩的是沒有深入交流的機會的。
為了爭取大漢這一勢力的深入合作,徐國等有利害關係的使者紛紛下大量訂單,在不影響內部需求的情況下,劉威一一笑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