會調拔,現在賺了錢沒朝廷的份,那也怨不得李偉。
而且商會他佔七成,李偉和沈經僅佔小部分,這些錢跟給朝廷的區別也不是很大。
面對唐鐸的彈劾,李偉尚未說話,已經有人替他辯駁了。
“唐御史此言差矣,李大人這種新的建城方式也是初次嘗試,其中風險自然不小,不讓朝廷出錢也是怕失敗了有損朝政,現在新城建成了,朝廷得了新城,百姓得了餉銀,於民於國皆有利,李大人有功無過!”
陳敬當先出言,他急於爭取尚書職,在“李黨”眾臣之中表現的是最積極的。
陳敬說完之後,高信等人也跟著附和,包括韓宜可也忍不住替李偉說了兩句,畢竟這事確實利國利民,功過明顯。
趙本沉默不語,藍玉等人都被調離了京師,餘下的武將也不願摻和這些事,李善長更是老神在在,一時之間朝堂風向完全偏向李偉。
“你你……你們,李黨奸佞!”
唐鐸氣得青筋暴露,痛心疾首。
“胡言亂語!我等這是秉公直言,絕無私心。”
“不錯,李黨之說子虛烏有,唐大人不可因一些道聽途說就在這朝堂上誣衊朝廷重臣!”
“就是……”
唐鐸雖是御史言官,但一嘴難敵眾口,被陳敬等人呵斥得無力反駁。
“好了,李愛卿此次為朝廷解決了一大難題,自是有功無過,咱自當封賞。”
朱元璋開口說道,隨即便直接宣佈了對李偉的賞賜:“李偉此次建城有功,授封特進榮祿大夫,賜玉帶冠服。”
話音一落,眾臣看向李偉的眼神都隱有忌妒之色,尤其是六部其他尚書。
現在文官實職到頂才是正二品,而李偉有了一品加銜,雖然實職上跟其他尚書平等,但是地位上卻是平白高了一截。
其他人都羨慕得不行,李偉自己卻表情淡定。
朱元璋見他這樣,暗道果然如他所想,這小子根本不懂這些加銜的意義!真是白瞎了他的一番心思。
“陛下,不可呀,李偉結黨營私,任用親信排除異己,已有非相而相之勢,陛下不可再寵信這個奸佞了啊!”
唐鐸聲嘶力竭的勸諫道。
眾人聞言皆是心下一驚,唐鐸這話可真是誅心之言,之前陛下費盡心思才罷了中書省,廢相風波剛過,自然不可能再容忍出現一個非相而相的人,唐鐸這一句話等於是把李偉推到了陛下的刀口下!
眾人抬頭看向朱元璋,果然見他也變了臉色,目光凌厲的盯著唐鐸。
眾臣一時噤若寒蟬,陳敬等人也不敢在此時多言。
李善長也饒有興趣的打量了唐鐸一下,嘴角露出一絲淺笑。
而此時處於旋渦中心的李偉卻彷彿置身事外,他自己一臉淡然,朱元璋也是看都不看他一眼。
他能有此時的地位,可以說完全是朱元璋給捧上來的,從藍玉入獄之事,到後來的張宗藝被罷免,別人都以為他手段高明,實際上都是朱元璋暗中操控,朱元璋自然不會把他歸為胡惟庸一類。
“如今中書省已罷,哪來的相位?你休得胡言!”朱元璋怒斥道。
“陛下,臣所言句句屬實啊,臣聽說李偉昨日歸京時群臣相迎,很是隆重,這還不是非相而相嗎?”
唐鐸據理力爭。
陳敬高信等人聞言,心下也不禁有些慌張,其實他們昨日私下迎接一下李偉也沒什麼的,但是李偉又帶了那麼多護衛,加上他們湊在一起聲勢就顯得有些太大了,這事就得看陛下是什麼意思了,若是陛下起疑,那他們這些人就不過好了。
幸好,接下來朱元璋的舉動說明李偉寵信依舊,這些都不是事。
“混賬!你不辨是非、誣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