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枝意立刻讓人把她帶來的手電直接掛在了木棚的高處。
也拿了不少手電放在了試驗田邊的田埂上。
直接把周圍照亮了不少。
眾人雖然對沈枝意帶來的東西有些嘖嘖稱奇,但也沒有太過於驚訝。
畢竟王妃娘娘總是隔三岔五的,不知道從哪兒弄來一堆稀奇古怪的玩意兒。
而且功能都各種各樣,大家都見識了許多了。
所以眾人只是略微看看了頭頂上發出光亮的光源後,重心還是又放回到了試驗田裡面的農作物上。
“王妃娘娘!”
張大海已經在一旁摩拳擦掌了:“我們都準備好了,就算今晚一夜不睡覺,我們也要把這些東西的畝產量弄清楚咯!”
“好。”
沈枝意點了點頭,讓隨影帶著墨白幾個人,把一整個大筐子裡面的秤分發給大家。
“大家稱好了就把東西都往這些竹筐裡面放。”
隨影對著眾人說道:“大家各自記好自己稱好的重量。”
“最後來我這裡統計。”
墨白和君介搬了一張小方桌,就在最亮的一個燈下面。
拿了一個記賬簿一樣的本子,旁邊是筆墨,還有一個算盤。
“得令!”
張大海拍了拍胸脯:“王妃娘娘,隨影兄弟,你們放心吧。”
“走了,兄弟們!”
張大海吆喝了一聲:“咱們開工了!”
陳敬和劉東那些人小時候也都是農家娃,大家對此事也都很感興趣。
於是也都在幫沈寒開墾出來一片地後,晚上又來到這裡幫忙稱重量。
大家自行分為三撥人,一撥稱土豆的,另外兩撥稱地瓜和玉米。
如此浩蕩的聲勢,把肅燕城中的不少百姓們也都吸引過來了。
沈枝意乾脆帶著一群婦人,把男人們稱好的玉米皮撥開一些,然後一個接一個系在一起,編起了玉米結。
“這樣可以掛在房梁下面,等水分差不多晾乾後,可以把玉米給磨成粗粒或者粉末,更容易儲存。”
沈枝意對眾人解釋道。
“王妃娘娘,這個要怎麼吃啊?”
一箇中年婦人好奇地問沈枝意。
其他婦人也都豎起了耳朵,想聽聽沈枝意怎麼講。
對於她們這些整日在鍋前灶臺忙活的家庭婦女,對於怎麼做出好吃的飯食更感興趣。
“玉米這東西吃法可就太多了。”
沈枝意在一邊給大家介紹。
“磨成粗顆粒可以熬粥,磨成細粉可以像麥粉一樣,用來蒸饅頭蒸窩頭,也可以直接把玉米棒子煮了直接吃。”
“玉米粉可能磨不出麥粉這麼細膩,可以把兩種粉摻和在一起做飯食吃。”
一群婦人都認真地聽著,就差紙筆都記下來了。
另一邊,男人們正熱火朝天地稱著東西。
玉米是最先稱完的。
“君介兄弟,快算算玉米到底有多少。”
雖然夜裡的天氣已經涼了許多了,但是大家還是幹得熱火朝天。
陳敬擦擦頭上的汗,拍拍身上的土,連忙讓君介算一算。
君介手上的算盤撥地飛起。
“九百八十七,九百九十七……一千零九十三……”
君介一邊算著,口中一邊唸唸有詞。
其他稱重的人紛紛停下了手中的活計,全部的注意力都被君介吸引過去了。
“一千三百一十七。”
等君介撥完最後一個算盤珠子的時候,又重新核對了一下他記錄的數字。
君介合上了記賬本,抬頭看向沈枝意和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