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秋的晨曦籠罩著榮國府,薄霧輕散,似乎連陽光也帶著幾分冷漠。自忠順王府插手府內事務後,榮府上下人心惶惶,連最穩重的婆子們也開始小聲議論。就在這風雨飄搖的時刻,一道命令像晴天霹靂般落下——忠順王府點名索要襲人。
忠順王府的命令
當長史官帶著命令走進榮府時,王夫人、賈政和寶釵同時沉默了。
長史官不緊不慢地開口:“王爺聽聞襲人姑娘品行端正,識大體,善解人意,想請她到王府伺候,具體職責尚未明言。賈府既為國忠良之家,想必不會吝惜人情。”
話音剛落,王夫人的臉色立刻變得鐵青,連賈政也眉頭深鎖。王夫人努力擠出一絲微笑:“長史官的意思,王爺想……借用襲人?”
長史官笑得意味深長:“王爺既點了名,自然是信任賈府的人品才行。”
寶玉聽聞此事時,正坐在瀟湘館前。他的手一抖,懷中的玉佩掉落在地。他不顧麝月的勸阻,徑直衝進王夫人的房中,怒聲質問:“為什麼是襲人?忠順王府為何總是欺人太甚?!”
王夫人連忙壓低聲音:“寶玉,不許胡言亂語!我們如今已是箭在弦上,豈能再生事端?”
寶釵也勸道:“襲人不過是王爺看中她的品行,未必有什麼惡意,或許只是暫時需要幫襯。”
寶玉一聽這話更急了:“幫襯?幫襯為何偏偏選襲人!她是我的人,是榮府的人,怎能輕易交出去!”
寶玉的目光燃燒著憤怒,但在母親的冷眼和妻子的勸誡中,他的抗爭無力而蒼白。
襲人的決心
襲人聽到訊息時,心中早已波瀾萬丈,但她仍努力保持鎮定。她穿過庭院,徑直來到王夫人處,輕輕行了一禮,聲音平靜得如同秋日的水:“太太,奴婢願意去王府。”
王夫人驚愕地看著她,隨後長嘆一聲:“襲人,你可知道這是什麼地方?進了忠順王府,未必還能安然回來!”
襲人抬頭,目光堅定:“太太,忠順王點名要奴婢,這是無人能抗的事。若奴婢不去,王爺怪罪下來,只怕榮府上下都難以承受。奴婢去了,或許還能保全大家。”
寶玉猛然衝上前:“襲人,你胡說什麼!榮府的事不該由你來承擔!”
襲人卻輕輕推開他,語氣柔和卻帶著不容置疑:“二爺,襲人本就是賤籍出身,能在榮府伺候您,已是奴婢的福氣。如今,奴婢只希望為府裡分憂,您莫再為奴婢操心。”
寶玉握著她的手,不肯鬆開,眼眶已經泛紅:“可是你是我身邊最親近的人啊!”
襲人低下頭,神情複雜。片刻後,她輕輕掙脫寶玉的手,聲音帶著一絲顫抖:“二爺,您還有太太,還有府裡需要操心的大事。奴婢不過是小小丫頭,不值掛念。我只一事囑咐,等我離開後,其他人可以遣散,你好歹留著麝月,照顧你的飲食起居。” 寶玉默默點頭答應。
府中議論紛紛
襲人做出決定的訊息一傳出,府中的丫鬟婆子們紛紛議論。
“哎,這襲人真是忠心耿耿啊,為了榮府,連命都不要了。”一個年長的婆子感嘆道。
小丫頭們卻嘀咕:“她再怎麼大義,進了忠順王府,誰知道會變成什麼樣子?”
“可不是嘛,有幾個進王府的還能安然無恙回來?還不是被隨便指派了去處,哪裡管你原來是什麼身份!”另一個婆子附和。
麝月聽到這些話,忍不住罵道:“你們這群長舌婦,平日裡就會嚼舌根子!襲人是為了榮府才做出的犧牲,哪有你們議論的份!”
而趙姨娘聽聞此事後,卻心生竊喜。她一邊假惺惺地嘆息:“這可憐的丫頭,真是倒了大黴!”一邊暗自得意:“少了她,寶玉那邊就沒人管了,正好讓環兒多些機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