無論是取得的功績還是自身的資歷,廖永忠都完全能夠夠得上公爵。
可身為人臣,他卻犯了一個致命的錯誤。
當時朱元璋大封功臣的時候,和眾將說道:“永忠戰鄱陽時,忘軀拒敵,可謂奇男子。然使所善儒生窺朕意,繳封爵,故止封侯而不公。”
這其中的“窺探朕意”說的正是至正二十六年發生的一件事。
那時的朱元璋,在大敗陳友諒佔據江南大部之後,已經被百官推舉為吳王,同時建百官司屬,可卻仍以龍鳳紀年,以“皇帝聖旨,吳王令旨”的名義釋出命令。而龍鳳正是小明王韓林兒的年號(劉福通等迎韓林兒至亳州,立為帝,稱小明王。國號大宋,年號龍鳳,以亳州為都城)。朱元璋等各部紅巾軍原本皆是奉小明王為正朔。
然而,隨著朱元璋實力大增並開始稱王,兩人的關係也越來越微妙起來。有韓林兒這個皇帝在,朱元璋想再進一步就有一個巨大的障礙,所謂天無二日,民無二主。
這個時候私自揣摩上意的廖永忠來了,在接小明王韓林兒回應天的途中,廖永忠直接讓韓林兒的船在瓜步沉江,直接餵了魚蝦。
朱元璋聽聞這個訊息後,大怒。
因為廖永忠這個自作聰明的行為,完全是陷朱元璋於不仁不義的地步。
與電視劇中,大虎陪著韓林兒一起沉江不同,那種情況起碼還有最後一層遮羞布在。
現實情況是,負責護送的廖永忠屁事沒有,大搖大擺走回來了。
這讓全天下的人會怎麼想?
韓林兒一死,誰受益最大,所有人都知道是朱元璋。
這樣一來,朱元璋等於說是黃泥掉在褲襠裡,不是屎也是屎,完全就是百口莫辯。
雖然礙於身份,那些人不會當面說,可朱元璋從他們的眼神可以看出,他們就是這樣想的。
其中一些人,甚至還私下誇讚廖永忠做的好。
可對於朱元璋來說,需要這麼做嗎?
他是想要做皇帝,可有更好的辦法,歷史上這種例子多的是。
學曹丕,到時候讓韓林兒三辭,他再三讓,然後最後再接過這個位置,難道不香嗎?
韓林兒本就是一個傀儡,還怕他飛了不成。
明明這件事可以做得更加體面,非要弄得吃相如此難看,這不是陷朱元璋於不仁不義嗎?
可即便是這樣,朱元璋還是沒有過多苛責廖永忠,只是從最先的公爵,改為了侯爵,封了他一個德慶侯。因為老朱心中知道,起碼廖永忠是在為他著想。
而且朱元璋始終記得廖永忠的救命之恩,原時空,楊憲案發,廖永忠牽扯其中,最後朱元璋卻選擇寬恕。
和之前,廖永忠牽扯到歐陽倫海外走私一案,朱元璋選擇放過他一樣。
可這一次,廖永忠再一次揣測錯了聖意。
歐陽倫案發,朱亮祖殿前處死之後,雖然朱元璋沒有追究他的罪責,可廖永忠卻一直惴惴不安,惶惶不可終日。
生怕下一個被動手的物件,就是他。
完全可以說,廖永忠早就成了驚弓之鳥了,每天午夜夢迴,都是那天在奉天殿上聽到的朱亮祖的慘叫與悲鳴。
因此這一次,在得知軍隊改制的訊息後,廖永忠第一時間就想到了自己。
他認為朱元璋就是在借軍隊改制的幌子,來清算他罷了。
所以他才會如此熱忱,可以說這一次謀畫動亂,他出力最多,因為廖永忠在其中還有其他謀劃!
這謀劃膽大到連藍玉他們都不敢想,藍玉他們這一幫子淮西老將也被瞞在鼓裡。
藍玉他們還傻傻以為找到了一個替罪羊,他們怎麼也沒想到自己才是那個被利用的那一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