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老鄉,這才組成了朱元璋打天下最初,也是最為堅實的班底。
朱元璋出身布衣,卻在元末那大爭之世,蕩平各方勢力,將天下歸於一統,除了他自身超乎常人的能力外。
這種採用親情維繫的關係網,也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
好比在一個企業工作,你與老闆素昧平生,那麼彼此只是僱傭與被僱傭的關係。如若公司的老總,認你為義子,那麼你在工作時也會更為賣力,同時也會更希望公司能一路長虹。
對於興兵起義的朱元璋而言,他需要自己的嫡系部隊,需要一批對自己忠心耿耿之人。
而收養義子,將雙方捆綁為利益共同體,再用親情澆灌,彼此的關係就會變得愈發密切。
對於這些義子而言,朱元璋夫婦對自己形同再造,為報答恩情,有何理由不拼命而為。
戰場上,為父帥陷陣殺敵,無所畏懼。
等到攻城略地之後,讓義子們前去鎮守,他們也會更為賣力,且其興兵謀反的機率會大大降低。
《明史》記載:“周舍守鎮江,道舍守寧國,馬兒守婺州,柴舍、真童守處州,金剛奴守衢州,皆義子也。”
一直等到天下大定後,朱元璋才和他的這些義子們斷絕了父子關係。
比如沐英,他與朱家關係最為密切,被朱元璋和馬皇后當作親兒子看待,也曾為朱元璋立下汗馬功勞。可至正二十六年,朱元璋卻以“不可使其本宗無嗣”為由,也讓沐英改回了原姓。
朱元璋這麼做,也算是用心良苦。
並非是他無情。
朱元璋之所以剛開始收義子的時候,會讓義子們跟隨自己姓,等到時機成熟,朱元璋才讓他們恢復其本來姓氏。
首先,幼年的孩子心靈異常脆弱,如若不賜予其朱姓,則會引來他人非議。其收養的義子,極有可能與其產生隔閡,認為朱元璋非自己的親生父親,收養自己不過是想要利用自己而已。
其次,朱元璋的確是想將養子變成自己的親信勢力,但確實並不想封其為王。
可有句話老話說的好,未生而養,百世難還。
更何況,朱元璋只是讓他們失去封王的機會,並沒有虧待他們,大明建國後,該封官進爵的,一個也沒有落下。
可任何事情都有兩面性。
大凡一個王朝新建之後,它所賴於奪天下的那些將士們,他們在奪天下時有多大的功績,到治天下時,就會有多大的麻煩。
多年來,他們養成了天不怕、地不怕的性格,蔑視綱紀。
又自以為是天子的袍哥,功勳齊天啊。
自己的兄弟既然坐了天下,那麼他們自然就該好好享受。
很多人即便自身不是如此,他的身邊人,他的親人,總會生出這樣的人來。
從朱元璋起兵那天起,多少人跟著他,多少人流了血,又走了多少個兄弟子侄,他心中全都有數。
可這並不是那些人如今魚肉百姓的藉口。
朱元璋看著劉伯溫,沉默了片刻,開口問道:“柱國大臣中,最高涉及到誰?”
“永嘉侯,朱亮祖!”
廣州,永嘉侯府。
花廳上,站著一排年輕貌美的姑娘,只是沒有一個人臉上是帶著笑容的。
因為她們來此全都不是自願的。
其中一些甚至臉頰上猶有淚痕。
“侯爺來了,都給我站好了!”侯府的管家大聲訓斥道。
下一刻,人高馬大的朱亮祖從外頭走了進來。
管家上前開口道:“侯爺,這些姑娘是下邊那些人進獻的一點孝心。”
朱亮祖抬起頭接過管家遞過來的手巾,擦了擦手上的血跡,抬起頭看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