計數的過程,其實就是在計算時間和路程的過程。
只要能夠記清楚,在哪一個方向上走了幾支箭矢的路程,那麼再返回的時候,就在相反的方向上,走同樣數量的路程即可。
舉一個例子來說。
比方說你先後在北東南三個方向上,各自走了一支箭矢的距離,那麼你回來的順序便是北西南,再各自走上一支箭矢的距離,便可以回到原點。
只不過這種方法,太考驗人的記憶力。
像李代這種,時不時的就要轉個彎,需要記憶的東西,實在太多太多。
李代哪裡能夠記得過來呀!
所以李代便偷了個懶,耍了個賴,找了一個小竅門。
那就是往東走的時候,不管走了多遠,都不計數,
往北或者往南走的時候,只記憶二者之間的差數,那樣的話,一會兒在返回的時候,只需要把差數補齊,一路向西便可。
現在李代所處的位置,就是需要向南補齊四支箭矢,再加上便橋的五里路,便可以一路向西,直達第二座便橋所在的位置。
其他人的腦子裡,可沒有如此清晰的路線圖,只能緊緊跟在李代的後面,他轉他們也轉,跑的是暈頭轉向。
頭一次開夜車的人都知道,開著開著,轉著轉著,便迷了路,分不清南北西東。
二者其實是一個道理。
即便是世世代代生活在草原上的人,一樣也會迷路。
所以突厥人在跟了李代一段距離之後,便徹底失去了李代的影子,好在路上發現有一些血跡,於是,這三千多突厥兵順著劉能為他們準備的痕跡,一路向東而去,而這個時候的李代,已經帶著人馬,奔跑在返程的路上。
前方不遠處,那條曾經戰鬥過的河流,在星光下,綻放出粼粼波光,醒目萬分。
“哈哈哈~我們順著河流北上一段路,就能看見劉將軍他們了。”
王爺實在太厲害啦!
這黑魆魆的大草原,千篇一律,走到哪裡都是一個樣子,王爺竟然真的帶著我們,準確的找到了河流的位置,實在是太牛叉了。
府兵們對李代的欽佩,愈發的猛烈了,簡直把李代當成偶像一般的存在。
果不其然,在向北走了二里多地後,果然看見劉能帶著大隊人馬,正在便橋邊上戒備。
“是王爺,王爺他們趕過來啦!”
劉能快步走到李代跟前,一把拉住韁繩,一邊牽著馬向前走,一邊說道:
“剛才聽到馬蹄聲,還以為是突厥人找過來了呢!嚇得末將,差一點就把便橋燒了。”
李代翻身從馬上下來,拍了拍劉能的臂膀說道:
“怎麼樣?那兩袋帶血的土,你是怎麼處理的?”
劉能嘿嘿一笑,但又覺得自己不應該在這個時候笑,所以趕緊收了神通,彎著腰向李代說道:
“末將把那兩袋土綁在了一匹馬上,在袋子和馬屁股上,各紮了一個窟窿,那馬兒吃痛,一路向東跑了。”
行啊!不錯嘛!這招調虎離山之計,用的著實不賴。
這種做法,就連李代也沒有想到。
“好!幹得好!不過損失一匹馬而已,就完美的完成了任務,不賴不賴,真不賴。”
能夠得到李代的誇獎,劉能倍感驕傲。
“王爺,我們啥時候殺回去?”
李代往北望了望,覺得時間應該差不多了,營地那邊為何還沒有一點兒動靜。
“劉將軍,你到這裡之後,營地那邊可有火光出現?”
劉能搖了搖頭,他也有些納悶。
難道突厥人就不起火做飯嗎?
或者是躲在藏兵洞裡的府兵,已經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