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121章 受累了,馬周

一半似火燒,一半被火燒。

左右對稱,卻是哭笑兩邊。

好在還有兩個兒子爭氣,二比一,算是小勝。

李世民借坡下驢。

趕緊讓中書省擬旨封賞,順便把李佑攆出了長安。

…………

人沸馬嘯。

李代在車前,對前來送行的馬周叮囑道:

“土地的問題,先別動。”

“先把人口數,田畝數,確實的數字統計出來。”

“不論是奴隸、佃戶還是流民。”

“把人收攏在手裡,比干巴巴的土地強。”

“春耕在即。”

“讓沒有土地的人去開荒,讓有地的人無人可用。”

“輔以政策,一邊緊,一邊松。”

“釜底抽薪,土地之事或可期待。”

馬周點頭應是。

“王爺,開荒真要實行三年免賦之策嗎?”

李代點了點頭。

“土地之利,必須合理分配,不可用強,只能使謀。”

“除卻荒地,一畝土地只收一石糧。”

“不論是誰,政策不變。”

“士大夫也不行,豳州小爺就是天。”

“要告狀,隨他們去告好了。”

“馬周,手工作坊和商業街建設,也是收攏人力的重要一環。”

“你可以把他們建在城內。”

“但大型交易市場,一定要建在城外。”

“豳州是南北交流要道,往來商人無數。”

“所以,興商之事果然大有可為。”

這時,馬周疑惑的問道:

“王爺,商業稅是不是收的太高了?”

馬周由此疑問,李代絲毫也不覺得意外。

唐朝的商業稅收,不是不想多收些。

只是一直沒有好的辦法,杜絕瞞報漏報。

數量上對不上,只能以固定稅率抽取。

這又造成,更大範圍的偷稅漏稅。

商人報多少,算多少,朝廷記多少,收多少。

搞得商稅一直半死不活,似有又無。

可豳州不一樣。

李代只收過路費,服務費。

說穿了,就是有償攔路,文明搶劫。

管你是南來的,還是北往的,一律十抽一。

不交就請回頭,此路不通。

“不必擔心,若有商人不服,讓他們儘管找本王算賬就是。”

“敢鬧事者,但抓無妨。”

“多抓一些,小爺回來,正好有些事忙。”

李代揮手向鄂國公尉遲敬德告別。

“鄂國公,小王會想你的。”

鄂國公也揮手告別。

“王爺,回來送末將一輛房車。”

……

豳州城,是否能成為小長安呢?

李代心裡也沒底,只能走一步,看一步,算一步。

歷朝歷代,都以為土地才是治國的關鍵。

李代卻不這麼看。

李代認為,人才是關鍵。

比如工業革命初期,不是就發生過,著名的圈地運動嗎?

把人攆進城市,用以補充工業生產勞動力之不足。

李代在豳州謀劃的關鍵點,也落在了此處。

而想要百姓,心甘情願的不去為豪門打工。

就需要提供大量的工作崗位。

賜予百姓足夠的謀生手段方可。

資源整合,集中生產量化。

這些是必不可少的手段。

李代知道,這對馬周來說,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