凝聚真氣。還有一本修煉真氣的法訣,你要用心修煉,爭取早點修出真氣,轉成正式外門弟子。”
曹大友稍微停頓了一下,“丁陽!這法訣給了你,以後的路就要靠你自己去走了,明白嗎?”
丁陽接過衣服和法訣點了點頭,他知道曹大友的意思,自己送給曹大友一顆【易筋丹】,曹大友把自己安排進了【鐵劍門】錢貨兩訖,從此後不能再拿著這顆【易筋丹】來說事了。
丁陽無所謂的點點頭,他和曹大友就想兩個旅途中的過客,偶然在路上遇到一起,之後還是要各走各路的。
丁陽接過衣服放在一邊,看那顆【百草丸】卻是一粒黃豆大小的藥丸,藥丸呈淡青色,發出一陣淡淡的草藥味道。他不想現在就吃,就先放進懷中的皮囊中。那個皮囊正是從閻鐵一身上的來,做工精緻,攜帶也方便。
丁陽又拿起那本薄薄的冊子,見皮上寫著【十三劍式】幾個字,翻開第一頁,上面畫著一個持劍的人,一手持劍向前刺出,一邊寫著四個字:仙人指路。
往後翻去,每一頁都畫著一個簡單的劍法招式,一共十三頁,十三式劍招。
丁陽正在翻閱著手冊,門一響,三個身穿雜役弟子服飾的少年走了進來,那個給他端飯的少年也在其中。
幾個雜役弟子看到屋內的丁陽,紛紛圍攏過來,和他交談起來。
透過交談,丁陽知道了這三個雜役弟子以後和他是同屋了,那個方臉的少年名叫何明,十三歲,河東府人;眉毛上有顆痣的弟子名叫姜小偉,十二歲,瀏陽府人。那個先前給他送飯的少年名叫劉二喜,十二歲,松陽府人。
他們三個之中,劉二喜和姜小偉都是上一次【鐵劍門】收徒是沒有透過測試,又恰逢當年【鐵劍門】招收雜役弟子,就留了下來。
何明和二人不同,何明是因為家境艱難,家中孩子有多,父母無力撫養,這才把他送進來做雜役。
聽到丁陽說了他成為雜役弟子的經過,又看了看曹大友留給丁陽的那本劍譜,劉二喜苦笑著說道:
“丁陽師弟,我不知道你到底送給他點什麼東西,但是恐怕你是上了曹執事的當了。”
劉二喜說道其實一個執事想安排一個人成為雜役弟子還是比較容易的,雜役弟子雖然掛著“弟子”兩個字,但是和真正的外門弟子有著天壤之別。【鐵劍門】也從來沒拿雜役弟子當過自己門中的弟子看待。
而這本曹大友所謂的練功法訣,十三劍式,其實是【鐵劍門】的一項入門的粗淺基礎,和【氣功基礎】一樣,【鐵劍門】中人人都可以修習。
丁陽其實內心早已經知道曹大友所說的話有很大不實之處,不過他當時的目的只是為了進入【鐵劍門】,聽到這些並未感覺到十分的失望,只是問三人雜役弟子如何能夠晉升為外門弟子。
聽到丁陽問到這個問題,三人臉上都露出了一抹苦笑。
姜小偉苦笑著說道:“按照【鐵劍門】的規定,雜役弟子經過刻苦修煉,達到一定的標準是可以變成外門正式弟子的。我們當初也是打得這個主意,像先從雜役弟子做起,慢慢再轉為外門弟子。哪知道這比直接透過測試成為外門弟子更為艱難。”
劉二喜接過話頭道:“雜役弟子要想變成外門弟子,必須要修煉到丹田產生真氣,真氣通達皮肉,使得全身皮肉堅如鐵石,刀砍不入,也就是常說的【練皮境】。肉身擁有五百斤的力量後,才能成為外門弟子。”
“不過要想練到【練皮境】談何容易,既然是雜役弟子,天賦和基礎本來就不算好。再加上每天還有許多的雜役工作要做,用來修煉的時間很短。門中對於雜役弟子又毫不重視,基本上不會對雜役弟子的修煉給予幫助。”
說道這裡,劉二喜略顯不平的說道:“那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