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后嘆了口氣,緩緩道:“司馬相公識見卓越,你怎麼說是書生迂腐之見?你是一國之主,須當時時披讀司馬相公所著的《資治通鑑》。”
“千餘年來,每一朝之所以興、所以衰、所以敗、所以亡,那部書中都記得明明白白,咱們大宋土地富庶,人丁眾多,遠勝遼國十倍,只要沒有徵戰,再過十年、二十年,咱們更加富足。”
“遼人悍勇好鬥,只須咱們嚴守邊境,他部落之內必定會自相殘殺,一次又一次的打下來,自能元氣大傷,前年南院大王之亂,遼國精兵銳卒,死傷不少……”
趙煦一拍大腿,叫道:“是啊!孫兒當時就想該當揮軍北上,給他一個內外夾攻,遼人方有內憂,定然難以應付,唉,只可惜錯過了千載一時的良機。”
高太后厲聲道:“你念念不忘與遼國開仗,你……你……你……”
她突然坐起身來,右手伸出食指,指著趙煦,趙煦毫不退縮的挺胸看著她,卻見她滿臉怒色凝固在臉上,就此不動。
第十二卷 第七十九章 趙煦親政 大刀闊斧
“皇祖母可還有什麼教誨?”趙煦雙手負在背後,也不看高太后,側身而立。
高鵬苦笑一聲,道:“官家,太皇太后已經去了。”
趙煦聞言霍然轉身,看到高太后的模樣,沉沉的嘆了口氣,上前將高太后放下,讓她躺好,這才高聲叫道:“來人,傳御醫。”
御醫很快到來,伸手為高太后一搭脈息,立刻跪伏在趙煦面前,道:“啟奏陛下,太皇太后龍馭賓天了。”
“傳令下去,為太皇太后……行國喪。”
高鵬最後看了一眼高太后,嘆息著搖了搖頭,隨即與趙煦一起出殿而去。
這高太后雖反對王安石變法,卻也不能否定她的執政才能,她執政期間,勤儉廉政,勵精圖治,因此這期間政治比較清明,經濟也十分繁榮。
因而,元祐年間是北宋最後一個經濟繁榮、天下小康、政治清明、國勢較強的時期,這與高太后的賢德是分不開的。
然而她對趙煦,卻終究是狠了點,且過於保守,沒什麼進取之心,若她是武則天那種性格的女人,高鵬說不定不會站在趙煦那邊,轉而與她合作。
其實高鵬要為她延壽並非什麼難事,天地靈氣有令人脫胎換骨的功效,再讓她活上幾十年,又有什麼困難?
但她的政治主張,卻是太過消極,與高鵬性格不符,所以他也只能站在與自己能尿到一個壺裡去的趙煦這邊了。
大宋行國喪,要持續三十六日,高鵬不便在此久留,況且等到國喪過去後,趙煦便要立後,他也要代表大理正式出使大宋,完成大理大宋結盟之事。
到時候,正好將阿紫送過來與他完婚,如此,大宋與大理既為盟友,又有聯姻之誼,關係便會更加緊密。
……
趙煦終得親政,第一件事便是分別召見了禁軍都指揮使及王進等一眾禁軍槍棒教頭,全力籠絡,可謂皇恩浩蕩。
偶爾還親赴禁軍大營,與將士們拉進關係的同時,也展示自己的勇武,他在丐幫混了這麼久,早已知道該怎麼跟手下人打交道,才能得到手下的愛戴。
當禁軍將士們發現,他們的皇帝陛下竟是一個有著萬夫不當之勇的猛人時,幾乎每一個人都瞬間成了他的狂熱粉絲。
而在軍中,趙煦對一個十分年輕的槍棒教頭起了興趣,此人使一杆丈八蛇矛,生得豹頭環眼,燕頷虎鬚,身長八尺,威風凜凜。
最重要的是,他年紀輕輕,不過雙十年華,武藝在禁軍之中卻僅在總教頭王進之下,被譽為“小張飛”,同僚們則親切的喚他“豹子頭”,而他的名字,叫做林沖。
見識了林沖的武藝,趙煦愛惜人才,當場提拔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