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人大概把自己的手下都請了出來了。
不過趙勇覺著這些武將應該不是跟這位楊大人一同造反起家的人,應該都是大金原來在這山東益都府左近駐紮的軍將。現下這造反的倒是成了這地方上的最大的官,這對大金現下的政事倒是一個不小的諷刺。當然,大金朝堂當中那些貴人們大概並沒有想這麼多,把這些原先的謀克們都派到這益都府中目的大概就是分化這位新晉的防禦使大人的力量,然後往他的內裡摻沙子了。
可惜這位防禦使大人好像沒有看出來這個伎倆,亦或是他看出來了,然後他並沒有什麼更好的解決辦法。也許他跑到鄉下去找姜家三郎,大概就是存了想讓對方幫著自己出謀劃策的心思了。可惜,他去的不巧,正好趕上趙勇領著姜雷又回來了,而且姜家三郎也並沒有對他的暗示有什麼表示。
這一切趙勇看了一圈這些圍坐在一起的武將後就猜出來個大概。這種手段實在是再正常不過的了。想來楊老大以一介市井無賴之徒,現下能做到一個都府的刺史加防禦使,已然是不簡單了。若是他心安理得的當他的刺史或是防禦使,估計他這官帽子倒是能保得住。不過他要是心中存了別的念想,估計這些摻沙子來的謀克們怕是要夠他喝一壺的了。
當初他能瞬間奪了這益都府城,靠的就是這府城裡沒有多少大金軍兵,而府城的文官們卻又都被他迅速擺平。僅有的那些捕快皂隸們都不是他那些弟兄的對手。雖然他之後跟大金派來的軍兵打了幾仗,但是那還不足以說明他的麾下現下就是強軍了。大金若不是把jīng力都用在了南邊,又哪裡有他現下這模樣。可惜,楊老大仍舊是弄不明白這些,他還自認為自己英明神武呢。
趙勇看著這一桌子的武將,幾眼下來,就弄明白了哪些是對這楊老大瞧不上眼的,哪些是過來應付差事的。武將們但凡是純粹武人出身的,估計都會對這位新晉的楊防禦使不假以顏sè,至於原因,很簡單,因為他們覺著這楊老大論起打仗,該不是他們的對手。這樣的人都能當上這益都府的刺史兼防禦使,這叫自己上哪裡說理去。
不過因著這位楊大人現下官位在他們之上,請了他們來,他們又不能折了這位楊老大的面子,所以才勉強的坐在這裡。當然,這益都府的左近也是有謀克跟了這楊老大的,不過那些人都是天生嚮往權利的傢伙。畢竟,當個武人,這輩子要想出人頭地,除了戰功,那就是看你和上官的關係怎麼樣了。巴結上官巴結好的,那就會有好前途,相反不會巴結的,便是有再多名聲,再多實力,弓馬武藝再怎麼好,也是不能出人頭地的。
大金此時已然承平已久,對於武人並不怎麼重視了。和當初剛從按出虎水來到這中原花花江山的時候截然不同,朝中的貴人們現下都是開始流行做漢詩,吟漢詞了。武人卻也是和大宋有些相似了,越來越被那些讀書人瞧不起了。
也正因為如此,這圍坐在一起的謀克們才沒有當場掀桌子,才按照遊戲規則,老老實實的坐在那裡,等著這位新晉的楊刺史講話。而趙勇此時卻是把目光停留在了一位和姜雷差不多大的漢子身上。這個漢子一身大金軍將打扮,臉sè平靜,但是趙勇卻是能看出他對站在那裡舉著酒杯將要講話的楊刺史一臉的不屑。
對於這一切,楊老大自然是不知道的。他今rì倒是真存了向那些他請來的謀克們楊威的心思。無論是耶律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