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452部分

小虎,提出這個問題。

“看來你對功夫很懂嘛。”王小虎笑了笑。

那位記者靦腆的撓撓頭,顯然是個功夫,或者說功夫片影。

王小虎輕咳兩聲,說:“洪拳和詠春源遠流長,做為南拳裡面勢力最大影響最大的兩派拳法,兩拳一直沒有在大銀幕上真正的‘一分高下’,不過如今大家有福了,你們可以在《葉問2》裡看到這兩種不同拳法的巔峰對決,我們必將竭盡所能設計得精彩紛呈,打到觀眾滿意。”

“真正的一分高下!”

記者們都是八卦高手,自然能聽出王小虎話中的禪機。

也就是說王小虎認為:之前所拍攝的洪拳與詠春的同臺競技的功夫片都不入流。

不過王小虎是搞功夫片出身的,能把中國功夫、中國文化帶到全世界推廣,其專業水平不容置疑,他說能拍出巔峰對決,肯定能拍出來就是了。

在場的記者們並沒在這問題上做太多糾纏,直接提問下一個最關心,也是最迫切需要知道的問題。

“王先生,您為什麼執意讓葉問打洋人?這樣做是不是特意的迎合大陸市場了?”

王小虎搖頭苦笑說:“準確而言,我這樣安排是審時度勢。即使為商業票房做考慮,又為香港市民的切身感受做考慮。”

“打洋人並不是我專利,李小龍的《精武門》是第一個打洋人的傳播者和受惠者,之後他每一部電影都跟打洋人有關,你們感覺李小龍是不是特意迎合大陸市場了?”

眾記者一聽王小虎這樣回答,立刻大搖其頭。

無論是《精武門》中打東洋人,還是《猛龍過江》、《龍爭虎鬥》中打西洋人,亦或者《勇士的旅程》打東洋人加西洋人,觀眾們都沒有感覺李小龍是迎合大陸市場。

相反,大家感覺李小龍在熒幕上把各種膚sè的洋鬼子打的屁滾尿流,很是解氣!

經過王小虎提醒,記者們頓時恍然大悟,猛拍大暗道:奶奶的,說一千道一萬,王小虎才是打洋人的發起人兼傳播者啊!

王小虎笑著侃侃而談:“我說過,審時度勢很關鍵,當年《精武門》成功與***行動不無關係,而今我在《葉問2》中依舊提倡打洋人,大家還認為我迎合大陸市場嗎?”

記者們一個個陷入沉默。

現在確實是敏感時期,中國大陸的強勢態度,新任港督尤德離港返英,加上50年代特殊的歷史背景。

街頭巷尾都在傳言:英國佬扔下香港不管了,中國大陸要強攻香港。

香港鐵定要回歸大陸,王小虎這樣安排劇情倒也無可厚非。

雖然大家還沒有看過《葉問2》,但透過王小虎輕描淡笑的幾句話,他們大概能猜測出:這次打洋人絕對非同一般,否則王小虎不會頂著外界的負面壓力,在這種敏感時期推出“打洋人”的招牌。

其實不用王小虎深入說,在場的香港記者們也多少了解影片所處的年代環境。

香港民眾的家國概念雖然因為殖民歷史而有點模糊,但是50年代在英國**管理下,所謂他人屋簷下不得不低頭,再加上當時警察收黑錢等違法行為沒有約束,多數人內心是敢怒不敢言,這種生活中受到壓迫的心情。

如果說《精武門》是在“***”的大趨勢下應運而生,如果說《葉問》是在一輪輪鋪墊下成功,那麼《葉問2》絕對是審時度勢的影片。

王小虎都把話說的這麼明確,記者們頓覺得打不打洋人已經不重要了。

“香港本來就是文化沙漠的集中地,在電影方面體現的更為突出,主要走惡搞、嬉笑等路線,電影是娛樂商品,不用追究太多的教育意義。”一名記者這樣寫到。

這是王小虎首次正式召開新聞記者會,與媒體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