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一百八十七章 想法

,直接駐紮在原地,築壘固守,一副要打持久戰的態度。

這一幕也是讓洛言極為意外,同時腦海之中出現了許多戰爭小影片講解。

別問為什麼有這些,問就是無聊刷的!

其中對於戰國後期的評價,各國面對秦國的兵鋒,大多以防守為主,很少會採取大決戰的架勢,尤其是秦國打到家門口的時候,更是如此。

因為雙方都清楚,一戰定勝負容易,可這一場要是敗了,那趙國也基本無了。

李牧這類名將更是明白這個道理。

沒有九成把握,他絕對不會冒險與秦國比拼硬實力,更多的還是以牽制為主,找尋時機。

在自家門口作戰,李牧有著絕對的優勢!

無論是對地形的瞭解,亦或者是物資方面,都遠不是秦國的所能比的。

秦國想要運糧需要大量的人力物力,顯然不可能無限期的耗下去。

要麼秦國一口作氣猛攻,要麼退兵。

至於無限期的耗下去。

類似於當年長平一戰的事情,已經不可能再發生了。

……

這一天,秦軍軍帳之中,蒙恬正與王離討論戰事,王離想要試試奔襲,攜帶一隻騎兵,繞過李牧的大軍,從北邊直插邯鄲一代,一騷擾為主,逼迫李牧大軍後撤,甚至王離還打算直接殺向趙國北關所在。

如今李牧攜北關邊軍回援,主力盡數前往了牽線,北關形同虛設,基本上一桶就破了。

王離若是領軍前往,再叫上燕國這號狗腿子,足以將趙國北邊攪個稀巴爛。

燕國雖然打仗不在行,但撿漏絕對是可以的。

王離將餡餅塞到燕國口中,燕國會不吃嗎?

“有點太冒險了,一個大意,你攜帶的騎兵都會被趙國吞了,其次,燕國是否會出兵參戰,這很難說。”

蒙恬沉聲的說道,表達了自己的意見。

一則闡述風險,另一方面,蒙恬對燕國不怎麼信任,比起燕國,他更相信自己。

“我與雁春君相熟,給他寫一封信,命燕國出兵,問題應該不大。”

洛言站在一側,聽完蒙恬的話,直接說道。

燕國如今的大將軍乃是原著中的那個小人晏懿,此人膽小怕事,貪戀權利,且極度沒有腦子,給他塞點珠寶金錢,足以讓他派一隻大軍入趙,這種白撿的功勞,晏懿不可能不拿。

只要燕國大軍入趙國了,那壓力就會落在趙王偃的頭上,對方絕對會催促李牧決戰,儘快將秦軍趕出去。

總不能坐視燕國在自己的後花園耀武揚威嗎?

這能忍?

如此,問題似乎又迴歸到了曾經。

當年長平之戰,不就是因為這個而慘敗的嗎?

李牧會作何抉擇?!

打還是繼續守?

若是繼續守,違抗王令,李牧能撐得住嗎?

想必洛言那便宜大哥郭開應該會很欣喜。

ps:短一點,戰爭好難寫,不擅長……得想個法子繞過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