鄔維的請求餘波
賈雨村送走鄔維後,獨自坐在書案前,目光投向案几上的燭火,心緒起伏不定。鄔維的請求無疑是一個雙刃劍:若能順利推動,自己可藉此事大功一件;但一旦失敗,或聖上心生猜忌,這份“功勞”便會成為引火的導線。
他搖了搖頭,低聲喃喃:“探春此人,才智出眾,又非宗室,確是聖上滿意的候選。但榮府如今風波不斷,牽扯出一個人,就像抽出一根線,可能整個布匹都要散了。”
這時,管家小心翼翼地推門而入,輕聲道:“老爺,鄔老爺傳了話來,說今夜再來詳談,似乎還有新訊息。”
賈雨村嘆了口氣,揮手示意管家退下,自己卻靠在椅子上,開始回憶起榮府那些曲折的舊事。
回憶中的探春
探春在賈府時的表現如畫面般浮現眼前。賈雨村記得清清楚楚,當初榮府內務紊亂,家中上上下下都亂成一團,便是這位庶出的三姑娘站出來,短短几個月內讓局面大為改觀。她冷靜的判斷力、果敢的決斷,甚至她對未來的清醒認知,均遠超同齡女子。
“才智卓絕,剛柔並濟,偏偏出身庶出。”賈雨村苦笑,“或許也正是因為她不在嫡系,才有今日的機緣。”心中雖然佩服,卻也隱約感到不安:“她雖能幹,但她會願意踏入這樣一個無底深淵嗎?”
想到這裡,賈雨村感到一絲隱隱的罪惡感,但旋即又被現實的冷酷壓下。他輕聲道:“人各有命,若她真能承和番大任,未嘗不是榮府重新立足的契機。”
鄔維的再次拜訪
夜深,鄔維果然如約而至。他帶來的訊息更加直接,甚至不留餘地。
“賈大人,此事宜早不宜遲。”鄔維低聲說道,面色凝重,“聖上原本意在以自己的一位遠房郡主完成此事,但因那位郡主幼年患疾,腿腳不便,聖上深感不妥,才打消了這個念頭。如今,探春的才貌品性,正是最佳選擇。”
賈雨村試探著問:“探姑娘雖出色,但聖上如何能完全信服?”
鄔維微微一笑,道:“聖上雖未明說,但早有旨意,讓臣等留意合適人選。探姑娘的名聲已透過臣的渠道呈遞上去,聖上眼下正在考量。”
賈雨村點了點頭,知道事態已經超出了自己的掌控範圍。現在,他的任務已不僅僅是推探春,更需要在這場風波中保證自己的安危。他問:“將軍以為,若我助您上奏,聖上會否因此疑我藉機攀附?”
鄔維一拍桌案,低聲喝道:“賈大人,何必多慮?您身為朝廷命官,又與榮府淵源頗深,推動此事正是您應盡之責。況且,探姑娘若成大事,您日後還能少了榮府的感激不成?”
這番話雖帶幾分脅迫,卻也讓賈雨村心中一亮。他心道:“若此事成了,榮府日後確實需要倚仗我這一層關係。”於是,他不再推辭,點頭答應道:“既然如此,我願協助將軍擬本奏摺,共陳此事。”
晚上的密議
鄔維見賈雨村答應,面露喜色,隨即取出一份摺子稿,對賈雨村說道:“此是初稿,您可先過目,若有不妥之處,可隨時修改。”
賈雨村接過細看,內容主要圍繞探春的優點展開:才智過人、通曉內務、容貌端莊,兼之家世顯赫,榮府又在京中聲名素著,堪當重任。鄔維甚至將探春比作“巾幗諸葛”,言辭極為懇切。
賈雨村放下摺子,沉吟片刻說道:“將軍此稿情真意切,但需注意措辭的分寸,不宜過分溢美,否則反生聖上疑慮。”
鄔維點頭稱是,二人隨即連夜調整奏摺,將內容更加細化。
調整完畢後,鄔維將摺子收入懷中,面帶笑容說道:“賈大人,明日此折便可直呈御前。若聖上果真採納,您我皆可不負此任。”
賈雨村雖附和著點頭,卻難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