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謝謝少爺關心,錦兒過得還好。這次是奉義父之命,出京辦事。”劉錦兒與我單獨處相,已是收起了她那冰冷的氣質,面容出微笑。
“京中一切安好。西北那邊的戰事進展的順利嗎?有沒有訊息傳回來?”出來了一段時間,不問朝政,現在見了劉錦兒,我也就裝出明君的樣子,隨口問了問朝廷的事務。
“少爺,京中一切安然。錦兒聽義父說起,西北的戰事順利,已有訊息傳回,王守仁將軍領兵有方,已是首戰告捷,相信平定安化王之亂,用不了多長時間了。”
“呵呵!李東陽他們辦事還算可靠,等回去一定給他們內閣漲工資。”
我聽到朝廷局事穩定,沒出什麼亂子。想自己這個皇帝當得還算稱職,也就可以安心在外面多巡遊一段時日,可以慢慢尋找萍兒,不由得開起了玩笑。
劉錦兒也是少有地拍了我一句馬屁道:“少爺英明,啟用兵部一位名不見經傳的小主事王守仁領軍,是少爺您獨具慧眼,用人有方。”
我又問道:“對了,錦兒,你怎麼會來開封府的?劉瑾派你來執行什麼任務。我早跟他說過了,讓他以後少派你東奔西走,他倒是一點沒把我的話放在心上。”
劉錦兒答道:“少爺莫怪,義父他老人家只一心想為您分憂。錦兒也是自願請命前來的。錦兒剛來到開封府,見到了馬永成,得知少爺出遊,也到了開封,但立刻來見少爺。”
我自嘲地笑了笑,不知到目前為止,在錦兒的心中,究竟是我和劉瑾那胖太監,到底是誰被她放在了第一位。
“錦兒,瞧你一身風塵僕僕的,這次出來都查些什麼事?又是調查寧王嗎?”
“少爺說的不差,寧王的義子目前便在開封府。”劉錦兒一臉認真地答道,“這次的開封府武林大會,也與寧王的義子有所關聯。”
“又是那小寧王啊?”我對那個寧王義子也算有一面之緣,但對那傢伙絕沒什麼好感,便問道,“那小子可是一直沒消停過。這次他們又想搞什麼陰謀?”
“回稟少爺,錦兒以前也向少爺說過,發現過小寧王與東瀛人有所接觸,這次江湖上盛傳,來挑戰中原武林的東瀛劍客柳生一刀,便是小寧王暗中請來的,至於召開武林大會的鐵槍門楊天鄴也有小寧王所有接觸。只是尚有一些情況,錦兒還未查明……”
我聽了劉錦兒的回答,心想原來這個武林大會有陰謀,寧王不會是趁著安化王在西北造反,他也就勾結日本人,再網羅一批武林人士跟著造反吧?
我想了想,應該沒有這個可能,寧王老謀深算,正德登基這幾年,他都隱藏的這麼好,現下西北安化王叛亂,朝廷定在會對其它的蕃王有所警惕,寧王那廝肯定不會草率行事。不過寧王總是個心腹之患,這回等王守仁打完了安化王,我給他加官進爵,再動手改革軍制,把中央的軍權抓牢點。到時候想到滅寧王就滅寧王,想打靼韃就打靼韃,或者過海去打打日本人玩也行。
我胡思知想了一番,又問道:“錦兒,那個叫柳什麼一刀的日本鬼子武功很厲害嗎?”
劉錦兒答道:“少爺,據東廠收集的情報所得,柳生一刀號稱是東瀛的第一劍客。他來中原已有半年之久,先後與中原武林的名家挑戰,已經了近二十名多位成名高手。就連東廠也有兩名密探死在他的刀劍。錦兒看過屍體,均是一刀斃命,見血封吼。據此推測,此人的武功定非等閒。”
我笑道:“哈!果然不是猛龍不過江啊!若是整個中原武林,真被一個小日本給打敗了,那面子可就丟大了。”
劉錦兒知道我擁有一身驚人的武功,聽了我的話,不覺目光一沉,“少爺,你不會是想親自插手這次的武林大會吧?”
我點了點頭道,搞惡地說道:“世界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