處,就是國界!那麼帝國艦隊所到之處,就是國土!
臨行前,皇帝已經先後向太廟、三聖教堂獻祭,求得上天神仙的保佑,現在就要與航海中最重要的海龍王溝通。
傳統的習俗,人們出海航行前要用三牲拜過海龍王,以得到他保佑,讓大海風平浪靜,使得船隻能平安地航行在大海上。
專設的高臺上,峨冠大袍,被風把衣服吹得漂漂揚揚的的禮部尚書蔡邕面帶微笑,接過宮女遞來的明黃色冊子,展開一看,笑容就象鐘山上的積雪一樣,凝固起來。
他看到的了什麼?
隨著帝國的發展,文化也在急劇發展,象政府的文書種類,發展出三種,一是皇帝使用的各文種,稱為詔令文書;二是臣僚上書皇帝使用的各文種,稱為奏疏;三是各官府相互行文使用的各文種,稱為官府往來文書。各式文書在寫法上有嚴格的要求,馬虎不得。
其中第三種往來文書下行文有札付、帖、照會、故牒等文種,上行文有諮呈、呈狀、申狀、牒呈、牒上等文種,平行文有諮、關、牒等文種。
此次告祭海龍王,蔡邕手上的冊子是“札”!
就是上級對下級的訓令!哪有半點對神靈的恭敬?皇帝是個BT狂人,他對海龍王下札,有如下的解釋:“朕是天子,是天帝之子,就係太子黨,海龍王是海洋的神,受天庭管轄,是朕的老子手下的打工仔,你們哪一個聽說過太子黨會去求打工仔的?哪個打工仔敢對太子爺不尊敬的?”
這番胡謅的鬼話是對著他的后妃們說的,一幫女人們深以為然,信以為真,於是皇帝口諭,蔡琰用她優美的毛筆寫札,然後蓋印,現在交給蔡邕去讀!
可憐的蔡邕對於鬼神是充滿敬畏的,他讀著這道札文,在清冷的正月里居然他滿頭大汗,彷彿大熱署天,他身為大文學家,是識字最多的學壇泰斗,讀得卻不能稱為流利,有點接近結巴,如同貪玩孩童上學時只勿勿溫了一次書,就被先生捉著,要站起來背書的窘狀!
札文中,哪有半點對海龍王的恭敬?!皇帝命令海龍王,必須在帝國艦隊出航期間,做到順風順水,不得有誤,若有違背,就把海龍王降職弄去冥河當河龍王或者當御花園的井龍王,皇帝圈叉圈叉海龍王的龍婆和龍女(有這個意思,龍王真是鬱悶不已,以前有個李哪奼鬧海,現在又有個李亦奇威脅要搞他龍王家中的女人,都是姓李的傢伙!)
蔡邕唸完,軍樂隊高奏起《牢不可破的帝國》的樂調,士兵們邁著輕快的步伐,在百姓的夾道歡送中登艦。
百姓們毫不吝惜地向著自己的軍隊送上了平安順利之詞,向士兵們大把大把地灑出了用香料燻過的彩紙,擲出了綵緞花綢,從各地玻璃花房運來的珍貴花束,被紅著臉的少女們送到了士兵的手上。
碼頭上,六座高達數米**的鞭炮塔山發出震耳欲聾的爆響聲,六個香爐焚燒著名貴的香料,氤氤一片。
本次遠征的旗艦“中華號”閃亮耀眼,船桅上的海軍旗高高升起,正在迎風飄揚,鐵灰色的龐大艦身,隨著江浪微微起伏,表明了帝國工業的極致!
中華號是帝國曆史上第一艘入役的全鋼軍艦,靠功率強大的蒸汽機驅動,和20世紀的軍艦毫無二樣,漂亮的流線型,高大的桅杆,更令很多人有眼不識泰山的是船上擺開的黑洞洞的紅衣大炮!
經歷三十年,火炮終於問世了!火藥武器用來單對單威力遠遠不足,但用來攻打大型目標卻是綽綽有餘,威力類似明代初期的火器,穿透力並不強,畢竟上千年的技術沉澱也不是想過就過的。
船身是用鋼材透過鉚釘和特殊膠水密閉,不再是以往的木頭,船上甲板以上建築木製為主,排水量達到驚人的五千噸,這樣的戰艦,放在公元219年對世間的震撼,等同於當代揭秘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