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平王二十五年,晉昭侯伯即位,封叔父姬成師於曲沃,人稱曲沃桓叔。 曲沃桓叔名曰成師,晉穆侯之子,母親姜氏乃是齊國之女。穆侯七年,晉攻條戎,兵敗而歸,適逢姜氏生下長子,晉穆侯便為此子取名為仇,繼而立為太子,以示不忘條戎戰敗之恥。三年之後,晉穆侯攻打北戎,戰於千畝,大獲全勝。恰逢姜氏又生次子,晉穆侯因為此戰得勝,於是給次子取名為成師。晉國大夫師服聞此,便作預言。 師服:君王為子取名,何其怪耶!太子名仇,懷恨之意;次子謂成師,成就大業之意也。雖名號自取,然事有其規,今嫡庶名反,晉國能不亂乎? 晉穆侯去世,弟殤叔奪侄之位自立,史稱晉殤叔。太子仇出國逃亡,四年後率領徒眾襲擊殤叔,復奪君位,是為晉文侯。文侯在位三十五年去世,子姬伯繼位,是為晉昭侯。 昭侯即位,便將叔父成師封於曲沃,稱桓叔,以晉靖侯孫欒賓輔佐。桓叔經營曲沃,規模大於晉國都翼城,違背周制。大夫師服見此,便入宮勸諫晉昭侯。 師服:臣聞立國之本,尊卑有序,上下有別。今桓叔國都越制,君臣本末倒置,曲沃日後必為禍害,大王宜預為之備。 晉昭侯:此乃寡人家事,賢卿勿預也。 桓叔受封曲沃之時,已經五十八歲。因有德能,在國中威望很高,故多有志士紛紛投奔。曲沃地理優越,再加桓叔苦心經營,由此實力很快超過晉都翼城。曲沃桓叔於是慾望大熾,漸漸萌生篡奪親侄晉昭侯政權之念。 面對曲沃勢力擴張,師服再上奏章勸諫,晉昭侯又不聽。 昭侯七年,大臣潘父弒殺昭侯,欲迎立曲沃桓叔。晉國卿士大夫怒而起兵禦敵,桓叔兵敗,退回曲沃。晉人誅殺叛黨潘父,立昭侯之子姬平為國君,是為晉孝侯。至此翼城與曲沃對立為仇,晉國實際已是兩個政權並立。 晉孝侯八年,曲沃桓叔去世,終年七十二歲,其子姬鱔繼位,史稱曲沃莊伯。莊伯死後,子曲沃武公繼位。曲沃莊伯、武公數次攻伐翼城,先後殺死晉昭侯、孝侯、哀侯、小子侯、侯緡五主,驅逐晉鄂侯。 晉侯緡二十七年,亦即公元前678年,曲沃武公終於消滅晉國公室,並得到周天子認可。至此晉國分裂六十七年之久,小宗桓莊之族終於打敗大宗,奪得晉國正統地位。 鏡頭閃回。鄭莊公即位,代其父繼為周朝卿士。姜氏見少子共叔無權,心中怏怏。 姜後:我兒,汝承父位,享地數百里,使同胞之弟容身蕞爾小城,於心何忍? 莊公:惟母所欲。 姜後:何不以制邑以封汝弟? 莊公:制邑以巖險著名,先王遺命,不許分封。除此之外,無不奉命。 姜後:制邑不許,京城亦可。 莊公聞言。默然不語。 姜後:再若不允,惟有逐去別國,使其別圖餬口之計也罷! 莊公:母親言重,兒子不敢,便依母命便了。 次日升殿,莊公即宣母命,欲以京城分封共叔段。大夫祭足聞言大驚,急出班諫阻。 祭足:大王切切不可!有道是天無二日,民無二君。京城向有百雉之雄,地廣民眾,與都城相等。共叔若封大邑,便是國之二君,必恃寵於國母胡作非為,必生大患。 莊公:卿言雖然甚是有理,但此是我母嚴命,孤何敢拒之? 祭足啞口無言,鄭莊公終封共叔於京城。 共叔謝恩已畢,欲赴封國,入宮來辭母親。姜氏逐出侍女,私謂共叔段。 姜後:我兒,汝兄不念同胞之情,甚是薄倖,被我逼勒,方封以京城,心中未必願意,事後必悔。我兒到京城,宜聚兵搜乘,陰為準備,倘有機會可乘,我當相約,兒興師襲鄭,我為內應,國君之位可得。 共叔:孩兒領命,母親放心。 遂往京城居住,自此國人俱稱京城太叔。自此之後,太叔便將京城貢稅俱留在私庫,分毫不上繳國君,軍馬兵車,亦俱聽其個人隨意徵調。 太叔時常託名射獵,逐日出城訓練士卒,並收二鄙之眾,襲取鄢邑、廩延。兩處邑宰逃入鄭都,將太叔奪邑之事備細奏聞國主,鄭莊公點頭不言。上卿公子呂出班上奏。 公子呂:臣聞人臣無將,將則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