陽瓊華對科舉的執拗程度,超過了顧曉曉的想像,在近四分之三人的反對下,她依舊鍥而不捨的諫言,改變人才選舉方式。
為了爭取更多的支持者,陽瓊華做出了讓步,提出了可以察舉和科舉相結合。
爭爭吵吵間到了秋季,清和帝已經明確表示暫時不會考慮科舉制,陽瓊華卻在民間找了許多讀書人聯合簽名,向朝廷請命。
原本已經擱置的話題,冷飯新炒又升起了熱度。
就在這時,突然曝出了陽瓊華偷偷跑到皇廟與從榕私會,最後一次還被寺中人抓了正著。
陽瓊華前科太多,皇廟中不止有得到高師,還有先皇侍君,她一個小輩偷偷潛入進去,擾了佛門清淨不說,還讓皇室跟著蒙羞。
清和帝這次是沒辦法再包庇陽瓊華了,她直接將陽瓊華召入宮中,讓她在宮中關禁閉,著人看管讓她每日寫悔過書,抄修身養性的經文。
☆、第二章 女尊之炮灰皇女反攻計13
為了平息醜聞,清和帝下令從榕剃度,從此皈依佛門,並將他送離皇廟,在皇陵清守一生。
對一個青春未艾的年輕男子來說,沒有什麼比這一懲罰更殘酷。他愛上了一個不該愛的人,付出了一段錯誤的情,將用漫長人生為代價。
皇陵不比皇廟,與京城相隔著遙遠的距離,且有死士進行鎮守,除非陽瓊華登基成為新帝,否則絕無可能再和從榕見面。
陽瓊華和從榕第一次鬧出醜聞時,滿城風風雨雨,她被人參了不少摺子,二皇女黨甚至上書她不堪為儲。但還不到的半年的功夫,陽瓊華不僅沒有吸取教訓,而且變本加厲,這次參她的人更多了,許多中立派也站到了皇長女的對立面。
其中固然有陽瓊華於男之上不檢點的原因,但最主要的原因還是因為她一直堅持科舉,觸動了朝中大部分人的利益。
陽瓊華被關禁閉後,清和帝在將大力支援科舉制度的官員,進行了不同程度的斥責以及降職,緣由當然不是因為支援科舉,而是一些雞毛蒜皮類似於違制失察之類的小錯。
但只要不是傻子,就能看出朝廷態度鮮明的反對科舉,且皇長女被關禁閉,也無人敢做出頭椽子,帶頭蹦躂挑起人才選舉制度之爭。
這其中若無陽瓊玉動的手腳,顧曉曉是萬萬不信的,算起來離她進行逼宮也沒幾年了。顧曉曉可不想像原主一樣,被人拉出去當槍使,最後沒落得半點好處。
她的封地在北疆,但除了每年封地的固定稅收進帳個貢品,那裡跟顧曉曉沒半點關係。如何就藩,到封地去發展出完全屬於自己的勢力,成了顧曉曉的頭號難題。
清和帝疑心病太重,對於三個女兒保持著警惕心,將兵權政權全都抓到手中,直到逼宮之際才將這些交付給陽瓊華。
想要順利就藩,對顧曉曉來說是一個挑戰,首先她要證明自己的忠心,其次還要讓清和帝放鬆警惕,但以清和帝的性格,為了牽制三位皇女,她是不會輕易讓三皇女到封地的。
北疆並不太平,前有外族虎視眈眈,後有當地將領各自為政,即使到了北疆想要將幾股勢力整合在手中,難如登天,若顧曉曉庸碌一些,恐怕連政治核心都難觸到。
當初閉門思過時,顧曉曉已經研讀過青蘿國的水文地理,對北疆也有一定了解。北疆的氣候和環境讓顧曉曉想起了天鳳國,她細細一想,比較曾經的天鳳和青蘿國,竟發覺兩者之間還有些微妙的相似。
天鳳國曾出現過女帝,不過只走到了男女平等的那步,青蘿國卻一口氣借著天時地利人和,打了翻身仗,直接轉變成女尊男卑的時代。
想起在天鳳國的經歷,浮現在顧曉曉腦海中的第一個人就是翼王白砥,巧的是他的領地在北方,而她的領地在北疆,兩個地方氣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