榮枯道:「師兄所言極是。」他雙手合十,一字一頓道,「先帝隆慶元年,劍南道橫遭蝗災、旱災,糧食歉收,百姓流離失所,更因為靠近佛寺的地方大量的良田為寺廟所佔,百姓無地可種,又交不起佃租,以至於出現了逃荒之中人相食的情況。」
戒平是來自劍南道的,他立刻反駁道:「當時貧僧所在的法華寺也有開倉賑濟——」他說到這裡,自己先愣住了。
確實。
開倉賑濟可以救幾個人的名,但是旱災、蝗災同時來的時候,百姓因為同時要上交佃租和國稅,負擔不起便只能欠下債務,想活下去最終的結果只能是賣身為奴或者……逃荒。
這種情況,恰好貼合榮枯所說的,救了一個人,卻造成了更大的苦難。
況且,因為僧人不用繳稅,他當初也是在寺廟之中力主開倉賑濟的那一批,只是相對應的,寺廟中擔憂流民闖入、或者自己的寺廟糧食不夠吃而提議組建僧兵防止流民作亂的僧人,也不在少數。
最後還是因為他德高望重,才以少數的優勢壓到了那些不同意開倉賑濟的僧眾。
「身在佛門,不聞窗外事」——這是戒平聽過的,最讓他渾身起雞皮疙瘩的發言。
榮枯繼續道:「今上龍興六年春,江南西道突發水患,洪水沖毀了大量的良田,朝廷免了受災百姓的農稅,同時派遣官員前往賑災。可是依然出現了大量餓死、逃災的百姓,這又是為什麼呢?因為自己沒有田地可種,百姓食不果腹的同時,也因為無錢交付佃租,母女父子不僅要忍受死別,還要接受生離——婆娑世界未開悟的善信們,連儲存自己的色身都無法做到,又談什麼供奉三寶呢?」
</br>
<style type="text/css">
banners6 { width: 300px; height: 250px; }
dia (-width:350px) { banners6 { width: 336px; height: 280px; } }
dia (-width:500px) { banners6 { width: 468px; height: 60px; } }
dia (-width:800px) { banners6 { width: 728px; height: 90px; } }
dia (-width:1280px) { banners6 { width: 970px; height: 250px; } }
</style>
<s class="adsbygoogle banners6" style="display:le-block;" data-full-width-responsive="true" data-ad-client="ca-pub-4468775695592057" data-ad-slot="8853713424"></s>
</br>
</b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