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國庫和內帑,一年的收入,也就是六七百萬兩銀子。
福王府一家的財富,就相當於大明財政收入的三倍。難怪張準必須來湖邊釣魚,否則,他只怕會控制不住自己的。
“都裝船帶走。”
張準神色凝重的說道。
“船還沒有到。”
王時德有點擔心的說道。
因為黃河的水流有點小,虎責軍準備用來轉移物資的船隻,還沒有到達洛陽。以為水流的關係,即使是蒼山船,要從山東過來洛陽,也有點困難,暫時還沒有來到。
“會來的。”
張準沉靜的說道。
蒼山船早點來和晚點來,影響不大。只要虎賁軍還在洛陽,官軍想要反撲,就是不可能的。哪怕是朝廷的全部軍隊,都聚集到洛陽的周圍來,張準也夷然不懼。依靠洛陽這樣的堅城,就算是三十萬韃子氣勢洶洶的殺過來,張準都有把握將他們打殘,更何況是三十萬戰鬥力不咋樣的官軍?
其實,對於官軍的反撲速度,張準一直都持懷疑的態度。要是虎責軍沒有迅速的拿下洛陽,沒有殺死福王,或許官軍的確會拼死的前來解救,以防止福王被殺。但是,現在,事實已經造成,生米已經煮成熟飯,官軍就算瘋狂的反撲,也沒有改變事實的可能了。因此,他們更在意的,是如何善後,而不是和自己拼命。
老實說,張準不覺得,目前的官軍,還有和虎責軍拼命的資格。如果虎責軍不是東南西北全面開戰,如果虎責軍不是有這麼多的對手,如果虎貴軍的重點不是消滅韃子,而是集中主力,首先對付朝廷的話,平推河南,最多也就是一個月的時間。進入陝西,最多也就是半年的時間。和虎賁軍拼命?開玩笑暱!
相信這個時候,洪承疇、孫傳庭、楊嗣昌、史可法等人,更關心的,是如何上報福王被殺的噩耗。欺上瞞下,報喜不報憂,向來都是官場的不二法門,明朝的官場更是如此。中原戰場出了這麼大的事情,他們幾個,都逃脫不了關係。為了儲存自己,他們必須好好的想一想,到底怎麼樣上報,才能讓崇楨的怒火,控制在可控範圍之內。
虎賁軍殺了福王,崇禎肯定是要發飆的。
如果他們幾個,想要留得性命,就必須提前串通好,不會在崇禎那裡火上澆油。法不責眾,只有將大家的責任都攤分下來,才有可能避過這個劫難。要是互相攻訐的話,只怕誰也沒有好下場。
在接下來的兩天時間裡,洛陽的局勢,一直都是如火如荼的。虎責軍沒有官方的慶祝活動,民間自發的慶祝活動,卻是越來越熱鬧。
部分的大戶人家,為了爭取虎賁軍的寬大處理,為了爭取虎賁軍的好感,也積極的組織了一些慶祝活動,營造快樂祥和的氣氛。
洛陽的百姓,在這幾天時間裡,最關心兩個事情。第一個,當然是均田令的推行。有關的公告文書什麼的,在洛陽城的大街小巷,已經貼的到處都是了。他們急切的等待著,什麼時候,才能真正拿到屬於自己的田地。
第二個,則是有關洛陽知府的海選。洛陽的確是能人輩出,有資格擔任知府的人,的確不少。其中有不少人,都是口碑不錯的官員,只是因為被貪官們排擠,他們才不得不靠邊站。現在,輪到他們翻身做主了。除此之外,有幾個很早就已經歸隱山林的耆老,也被身邊的人拉了出來,參與競爭。
在虎責軍的旗幟下擔任知府,未必可以獲得什麼樣的好處,名聲卻是少不了的。畢竟,這是第一個被海選上去的知府是不是?而且,看虎賁軍的樣子,將來是要得天下的。就算在這個時候,擔任不了知府,進入虎責軍都督大人的法眼,那也是好的。以後虎賁軍得天下以後,總不會忘記了自己不是?
“大人,城外發現了官軍的斥候,經過審訊,發現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