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8部分

天心岡倉天心(1862…1913),日本著名的思想家、美術家與批評家,在近代日本的知識界、美術界擁有極高的影響力,是明治時期知識分子的典型代表。其作品之一《茶之書》自從在美國上市引起轟動後,不僅被引入美國中學課本當中,且被譯為多國語言,在整個歐洲廣泛傳播。--譯註在《茶之書》一書中提到的,他哀嘆13世紀蒙古人的暴動,不是因為暴動帶來了死亡和痛苦,而是因為暴動摧毀了宋朝文化中最珍貴的成果--茶藝。我知道茶不是低等飲品。當它被變成一種儀式時,構建出能夠以小見大才能的心靈,美在哪裡?是在大事物之中,如同其他事物一樣,終究都會消逝殆盡?還是在小事物之中,無心索取,卻懂得將瞬間變成永恆?

茶道,相同的動作和相同的品嚐能夠清晰明確地重複,達到簡單、真實而又講究的感覺,適合任何人,以很少的消費,就能變成有品味的貴族,因為茶是有錢人的飲品,同時也是窮人的飲品,故而茶道的特殊優點就在於,在荒誕的人生之路上為我們開啟一道寧靜而和諧的裂口。是的,萬物皆空,迷失的靈魂為美而泣,人間瑣事包圍著我們,那麼,還是品味茶之清香吧。四處一片寂靜,聽到外面颼颼的風聲,看到微微作響、隨風飄揚的秋葉,在溫馨的陽光下安然熟睡的貓兒。呡茶一口,光陰便會升華。

深刻思想之六

在早餐時

你看什麼

你讀什麼

我就知道

你是誰了

哀嘆蒙古人暴動(3)

每天吃早飯時,爸爸都會一邊喝咖啡,一邊看報紙。這其中包括各種報紙,實際上,像《世界報》、《費加羅報》、《解放報》都是他必讀的,以及每週一次的《快報》、《回聲》、《時代》週刊、《國際通訊》等這些雜誌。不過我能感覺到,咖啡一杯,《世界報》一份,在珍貴的半個小時全身心投入到閱讀當中,這是最令他愜意的事情了。為了能夠利用上這半個小時,他不得不提早起床,因為他的時間表總是被排得滿滿的。但是每天早上,即使是昨晚只睡兩個小時,第二天他依然會六點起床,一邊讀報,一邊喝那香濃的咖啡。爸爸就這樣每天不斷雕鑿塑造自我。所謂“雕鑿塑造自我”是因為我認為每一次的過程都是一種新的構建,就好比是所有的一切在一夜之間全部幻化為灰燼,而到了第二天,一切又必須從零開始,如此可見,我們的生活不就是如此嗎?在我們的世界當中:必須不停地反覆構建我們的成人身份,這曇花一現的不穩定的而又極度脆弱的合成體,穿著絕望的偽裝服,站在自己的鏡子前面,述說著自欺的謊言。對爸爸來說,一份報紙和一杯咖啡就是讓他轉變為成功人士的魔杖,就跟將南瓜變成灰姑娘的四輪豪華馬車的魔杖一樣,注意了,他從中找到他的滿足感:這是因為我從來也沒見過他像在六點鐘時鐘響後,面前擺放一杯咖啡時那樣淡定、那樣輕鬆,殊不知,這是需要付出代價的!我們每個人都是要為虛假的一生買單的!面對危機,我們每個人都無法躲過,當我們的面具因此而掉落在地,真相大白的一瞬間是何等的可怕!看看阿爾登先生吧,這個住在七樓本書第二部分之七《身處美國南部聯邦》中記載,阿爾登一家住五樓。--譯註的美食評論家,此刻他正等待著死神的來臨。今天中午,媽媽購物完後像龍捲風般歸來,她一踏進大門,就向幕後工作者們丟擲這樣一句話:“皮埃爾·阿爾登快過世了!”而幕後工作者是指憲法和我,所以說這場演出是失敗的。頭髮有點散亂的媽媽顯露出一副很失望的神態。當天晚上,當爸爸下班回家,媽媽立刻衝到他面前,向他宣佈這個重大新聞。爸爸似乎很吃驚地問道:“心臟病?是這樣嗎?太快了吧?”

我必須說的是,阿爾登先生是個真正的壞人,而爸爸,只是一個假扮一本正經大人的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