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齡與傷病因素:湖人四巨頭中,馬龍和佩頓的年齡問題成為了球隊的一大隱患。馬龍在 2003-2004 賽季時已經 40 歲,身體機能不可避免地出現下滑,而且還受到傷病的困擾,這嚴重影響了他在比賽中的發揮和出場時間。在總決賽中,他無法像以往那樣在內線強攻得分,籃板球的保護也不如從前,難以給球隊提供強大的內線攻擊力和籃板保障。例如在總決賽的多場比賽中,馬龍在進攻端的表現寥寥無幾,籃板球數量也遠低於其職業生涯平均水平。而活塞五虎正處當打之年,身體狀態和運動能力都更具優勢,他們在場上充滿活力,能夠更積極地參與到進攻和防守中,在籃板球的拼搶、快攻的推進以及防守的輪轉等方面都表現得更為出色1.
磨合程度不足:湖人 F4 是在 2003 年休賽期組建的,科比和奧尼爾之間本就存在矛盾,兩人在球權分配、球隊地位等方面存在分歧,這在一定程度上影響了球隊的團結和化學反應。而馬龍、佩頓的加入,使得球隊需要重新調整戰術體系和球員之間的配合,這需要更多的時間來磨合。相比之下,活塞五虎在一起配合了多個賽季,彼此之間非常熟悉,默契度極高。他們在比賽中能夠準確地預判隊友的位置和意圖,戰術執行更加流暢。例如在防守時,他們能夠及時地進行補防和協防,形成嚴密的防守體系;在進攻時,能夠透過巧妙的傳球和跑位創造出更多的得分機會1.
球員表現問題
科比效率低下:總決賽中科比的投籃命中率極低,這成為了湖人失利的重要原因之一。如在第三場 14 投僅 3 中,拿到 11 分,第四場 25 中 8,第五場 21 投 7 中,過多的出手次數卻換來低得分,大量打鐵導致球隊失去球權,進攻效率大打折扣,也影響了球隊的整體節奏。科比在面對活塞隊強硬的防守時,顯得有些急於證明自己,往往選擇強行出手,而忽略了團隊配合和進攻節奏的把握。此外,活塞隊對科比採取了多人包夾和貼身防守的策略,限制了他的突破和投籃空間,使得他難以獲得輕鬆的得分機會1.
佩頓狀態不佳:佩頓在整個系列賽中攻防兩端都表現不佳,幾乎處於隱身狀態。在進攻端,他無法有效地突破活塞隊的防線,投籃命中率也很低,難以給球隊提供穩定的得分支援。在防守端,他也無法限制住活塞隊的後衛球員,讓對手輕易地得分。例如在比賽中,佩頓經常被活塞隊的後衛球員突破防線,導致湖人的內線暴露在對手的攻擊之下。他的低迷表現使得湖人在後衛線上的競爭力大幅下降,相當於四巨頭中少了一人發揮作用1.
奧尼爾獨木難支:儘管奧尼爾在總決賽中依舊保持著較高的得分和籃板資料,盡力為球隊做出貢獻,但活塞隊採取了切斷奧尼爾與外線球員聯絡的防守策略,使得湖人其他球員難以獲得有效的進攻機會。奧尼爾在內線陷入孤立無援的境地,經常遭到活塞隊多名球員的包夾和協防,無法憑藉一己之力贏得比賽。雖然奧尼爾在內線的強攻能力依然很強,但在活塞隊的針對性防守下,他的得分效率也受到了一定的影響。例如在比賽中,奧尼爾多次在內線接球后被對手犯規,但罰球命中率不高也影響了他的得分效率1.
教練與戰術問題
活塞教練戰術成功:活塞隊主教練布朗制定了出色的戰術體系,充分發揮了活塞五虎的特點,尤其是強調防守和團隊配合。他讓本?華萊士成為內線防守大閘,利用其出色的身體素質和防守意識,限制了奧尼爾的進攻效率。本?華萊士在防守奧尼爾時,採用了繞前防守和協防的策略,儘量不讓奧尼爾輕易地接球和進攻。同時,布朗教練對外線球員的防守也非常成功,他讓活塞隊的後衛球員和前鋒球員積極地參與到外線防守中,對科比等湖人外線球員進行緊逼和包夾,迫使湖人陷入低效的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