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5年9月13日,“安娜”號在駛出泰國海岸後,遭到25至30名海盜的襲擊。海盜駕駛著摩托艇接近“安娜”,他們戴著頭套,拿著機關槍。他們很快控制了貨船,把船員銬起來關在輪船機艙裡。船員被關了2天。在這段時間裡,“安娜”號被重新塗漆,名字被換成“北冰洋”號。然後,海盜把船員身上值錢的東西搜刮一空,再把他們趕上一隻救生船。船上沒有任何裝置,讓他們自生自滅。
不過這些船員還算幸運。在漂流1天后,他們最終被越南漁民救了起來。他們在越南通知了船主,船主於9月17日知會了海盜報告中心。很快,這14名海盜被一網打盡。在14名海盜中,2名是馬來西亞人,12人是印尼國籍。兩年後,14名海盜中的10名被釋放,遣送回印尼。
各環節構成完整網路
記者第二次聽說這個海盜團伙,是在1998年。1998年9月,貨船“M�V� Tenyu(天宇)”號載著大約3006塊鋁錠,從蘇門答臘島北部出發前往韓國。就在出發後一天,“M�V�Tenyu”號消失了。
幾個月後,有關部門懷疑該船已以全新面目出現在國際航運界,新的名字、新的船員,掛著巴拿馬國旗,失蹤的船員可能已經全部遇難。
該船也曾進入中國水域。因為它是14年的舊船,但又有幾處被重新噴漆,因此引起中國海關注意。中國海關通報吉隆坡的海盜報告中心。“M�V�Tenyu”船主的代表律師化裝成中國邊檢人員上了船,他認出引擎上的號碼正和“M�V�Tenyu”號一樣。隨後有關部門扣留了該船,有2至3個新船員聞風而逃。16個印尼籍船員被捕,不久被遣送回印尼。有2到3個海盜被認出曾經參與劫持“安娜·希爾熱”號。
後來查明,這個海盜團伙成員是由數個國家組成的,有韓國的計劃人員、印尼的兇手、緬甸的碼頭工人和黑市商人。各個環節緊密配合,形成一個完整的網路。
1999年6月,“M�V�Tenyu”號被移交給原來的日本船主。
對抗海盜任重道遠
這夥海盜團伙第三次浮出水面,是在2001年10月。當時,一艘名為“彩虹”號的日本貨輪剛剛駛出印度尼西亞的港口,10名武裝海盜就乘坐一艘高速快艇駛近該船,並登上了“彩虹”號。海盜將17名船員扔在一個救生筏上,隨後駕駛“彩虹”號揚長而去,該船的船員在一星期後獲救。
不久,印度海軍在其領海內追蹤一艘懸掛拉美國家貝里斯國旗的貨船。雖然該船使用了新名字,但是極可能就是失蹤的“彩虹”號。經過兩天跟蹤,在鳴槍警告無用後,印度海軍最後用炮彈制伏了該船。後經權威部門鑑定,該船確實就是失蹤的“彩虹”號。海盜分子已經將搶來的貨物——鋁錠出售,用於購買軍火。而且,這些海盜還曾參與襲擊“安娜·希爾熱”號和“M�V�Tenyu”號。
2003年,印度法庭宣判這14名海盜罪名成立(另有1人在監禁期間死亡),分別入獄6個月至7年。人們希望,這起案例能對那些仍在瘋狂作案的海盜起點威懾作用。國際海事局甚至稱它為“對抗海盜的一個突破”。
但是,辯護律師表示還要上訴,因為他覺得在審判中還有很多疑點沒有解決。比如,“彩虹”號的船長並沒能辨認出這14名海盜中的任何一個。也許這也預示著,各國在對抗海盜行為中遇到的困難將是多種多樣的,這也需要各國通力合作,打擊犯罪活動。
。 想看書來
他在馬六甲海峽抓海盜
宗諾埃(國際海事局下屬海盜報告中心負責人)收到呼救訊號時已經是深夜了。那是2005年3月的一個夜晚,在馬來西亞海岸附近的水域,一艘日本駁船正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