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條的白絹,閃著光,統統流到前面低窪一點地方的湖裡,湖面波光粼粼。好風景,賞心悅目,真跟畫似的。對面那座更高的山的山頂上居然還有幾棟房子,似隱似現。這打破了原始的平靜,透出一絲人的氣息。不用猜便知道那不是道觀就是寺廟。真不知道從前的和尚或道士是怎麼想的,為什麼偏要住到這麼邊遠又這麼深的老林這麼高的山上去。隱居?這是肯定的了。可是為什麼?能隱居的地方多著呢。是為避禍?是為躲債?是為贖罪?是被迷惑?是為修身養性?是因看破紅塵?還是因為山頂離天堂更近?還是為了居高傲視天下?也許都有,也許什麼都不是。讓人匪夷所思的還有,這房子是怎麼造起來的?磚、瓦、梁、椽等等建築材料是如何運上山來的?住在這麼深的老林裡這麼高的山上吃什麼?糧食、蔬菜、鹽、油哪裡來?道士或是和尚真是笨死了,卻又太離奇了。
“去爬那座山!”老伴的目的其實是想去看造在山頭上的廟宇。“太高了。”“來旅遊的目的不就是要活動嚒?高山上的空氣更有味道!爬山!”
站在山頂上,覺得自己是那麼高大,那麼偉岸,簡直就是頂天立地;可是,到了山底下,直覺得自己又是那麼渺小,那麼猥瑣,最矮的灌木都比自己高大。
氣喘吁吁爬到對面那座山的山頂,房子的牆體雖然斑駁陸離,卻透出黃色——真是寺廟。廳堂正面的高臺上坐著的不是漢人,甚至不是中國任何一個少數民族的人,而是一尊用泥巴做的塗上色彩面貌慈善可親的外來的異域他國的外國人,是外國人的塑像。兩邊各站著兩尊同樣體質卻齜牙咧嘴面貌可憎的同樣是外國人的塑像。老伴說這叫菩薩,正面的叫釋迦牟尼,兩邊廂的叫四大金剛。這個我當然知道。中國任何一座廟宇裡坐著的或站著的菩薩都不是中國人的前輩祖先,他們身上沒有一絲華夏血統。
這些用泥巴做成的外國人塑像個個衣食無憂,心滿意足笑眯眯的或者是圓睜怒眼的威風凜凜地端詳著前來跪拜和朝貢的中國男女。我一直不明白這些外國人究竟有什麼道行有什麼威望有什麼功績值得中國人尊為菩薩?中國人為什麼還要用泥巴做成木乃伊式的遺體天天供奉頂禮膜拜?有人說他們是來中國履行國際主義義務當救苦救難的志願者的,可他們為什麼又心安理得地享用老百姓用血汗換來的供奉?所以我從來不拜,今天也不拜。我的膝蓋硬,跪不下去。但不跪的主要原因是因為我不相信這些沒心沒肝享用了別人的供奉連個謝字都不說的菩薩能管我的飢飽保佑我今後的健康。一個成年累月靠別人的供奉才生存的爛泥巴能給別人帶來幸福?鬼才信。那些供奉和膜拜的中國善男信女真是傻得到家了。迷信。
但是後來同行的遊伴們告訴我說,這是一種文化,在中國流傳久遠,屬於古老的文化。噢,是文化,而且古老。與原始的深山老林一樣,古老的宗教文化總讓人覺著深奧莫測撲朔迷離,不敢深進擔心迷路走不出。遊伴又補充說,現在許多遊客都把進廟燒香當作旅遊的重要行程和內容之一。進廟燒香的人中有大學生甚至有研究生、博士生還有教授。說它落後是沒有事實依據的。即使屬於落後,活在現代的人就是要看落後的本色。與現代化都市與深山老林同時並存一樣,能像人一樣幹活的機器人與古老的泥菩薩也同時並存。這真是相互輝映、相得益彰。我又暗暗佩服和羨慕這些菩薩。它們真是前世修來的福氣,世世代代永無止境地坐享其成,連我這樣的人都不遠萬里費盡腿力爬得渾身是汗趕到它們住的地方來一睹尊容。其他的人更不用說了,累得半死還要獻上吃的喝的花銷的,歌頌之外還要附加幾句囑託和要求。但是,他們就不想一想,這些從外國來的菩薩能不能聽懂他們說的中國話,尤其是千差萬別的方言。老伴說,你管那麼多幹嗎?應該感謝造廟的和尚才對。如果這山裡沒有廟,山下的山民會辦農家樂?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