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這個上策,其實是在中策的基礎上進一步昇華而來的。”
陳明注意到石衛國老爺子態度的微妙轉變,這讓他稍感不適,長輩的誠懇讓他有些受寵若驚,甚至有些不自在。
石衛國沒有立即接話,似乎在等待著陳明的進一步解釋。
於是,陳明繼續說道:“以我們目前的條件,想要成為那種站在科技最前沿的企業,確實是難上加難。各方面的資源和技術積累都相對落後,讓我們難以追上那些已經起跑許久的同行。”
“既然無法在短時間內實現技術上的飛躍,那我們就得腳踏實地,從最基礎、最實際的需求出發,找到一片真正能讓科技生根發芽的沃土。”陳明的眼神中透露出堅定與務實。
“你的意思是說……科技應該服務於人民?”石衛國終於開口,語氣中帶著幾分好奇與期待。
陳明毫不猶豫地點了點頭,這正是他一直秉持的觀點:“沒錯,科技從來都不是高高在上、遙不可及的。它的存在價值和意義,就在於改善人們的生活,讓每一個人的生活都變得更加美好和便捷。”
“因此,我的上策就是:科技服務於人民,人民需要什麼,我們就去創造什麼;人民渴望什麼改變,我們就去努力實現。只有這樣,我們的企業才能在激烈的市場競爭中站穩腳跟,贏得更廣闊的發展空間。”
陳明的話語中充滿了對未來的憧憬和信心。
“好!好!好!”
石衛國一連說了三個“好”,他的臉上洋溢著滿意的笑容,對陳明的策略讚不絕口。這一刻,他對陳明的認可和期待已經達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
“那麼,你這個上策,我們又應該如何具體地去實施呢?”石衛國笑著,眼神中透露出期待與好奇,向陳明提問道。
陳明微微一笑,伸出三根手指,緩緩說道:“這可以分為三個關鍵步驟:收集意見、改善意見,以及產品量化。”
“首先,科技服務於人民的前提是,我們的創意和意見必須來源於那些真正需要這些產品的人,而不是那些習慣了辦公室、豪車豪宅,對普通民眾需求一無所知的所謂‘精英’。”
“確實,只有深入瞭解民眾的真實需求,我們的產品才能真正貼近他們的生活,滿足他們的期望。”石衛國點頭贊同。
“接下來是改善意見。”
陳明繼續說道,“並非所有的建議都是合理的,正如古話所說,‘三個臭皮匠頂個諸葛亮’,但三十個臭皮匠未必能勝過諸葛亮。”
“在收集到大量的意見和建議後,我們需要進行篩選和甄別,找出那些真正合適、合理的建議,並據此進行產品的改良和設計。”
“你這一點我非常贊同。”
石衛國老爺子表示認可,“決策者越多,往往得到的決策反而越難以統一,甚至可能引發更多的問題。這些年我在商場上摸爬滾打,對此深有體會。”
“至於最後的產品量化階段,這確實是一個複雜而微妙的過程。”
陳明遲疑了一下,似乎在思考如何更準確地表達自己的想法,“好的產品未必適合每一個人,甚至可能因為過於獨特而難以銷售。哪怕它的價格再合適,質量再優秀,如果無法滿足市場的真實需求,也無法取得成功。”
“那這一點,我們又該如何去應對呢?”石衛國再次提問,顯然對這個問題非常關注。
“博取眾長,優中選優。”
陳明給出了自己的解決方案,“在設計之初,我們可以參考同行的設計,借鑑他們的優點和長處。在設計完成之後,我們可以將產品交給一部分民眾進行試用和檢驗,收集他們的反饋和意見。”
“在檢驗合格之後,我們可以生產出數個樣品,透過對比和評估,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