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去別館休息,作為新參眾他們還不夠格參加譜代級別的評定會。
在兩人離開之後,武田晴信又抓起玉米種沉思,過了好一會才吩咐道:“讓透破查清楚越後到底是怎麼回事?為什麼增長二十五萬石?其中到底因何緣故?”
“是!”一名武士悄悄從佇列最後起身離開。
“主公是擔心越後?”跡部信秋疑惑的問道:“這難道還有什麼問題不成?”
“不知道……本家也不能確定!只是覺得不太踏實。”武田晴信皺眉不語,他也不知道這種感覺來自何處,總不能說自己覺得這一切太順利所以有些不妥吧?
大熊朝秀與城正資的出身來歷都毫無問題,既然不是造假也不是聯手長尾家做局,從去年到今年接連反叛三次,一門心思聽從武田家的指揮,為此還把所有家眷的性命搭進去,今年初報仇心切的兩人在得到赦免後返回原領蟄伏,本月初又獲得新糧種就迫不及待的叛逃過來,這份忠心就是譜代眾也不過如此。
駒井政武沉思片刻,忽然想到一種可能,有些不敢置信的問道:“難道主公的意思是這大熊備前、城織布有問題?”
“不是,本家還不至於如此。”武田晴信皺眉沉思,過了一會兒忽然笑著搖頭道:“或許是我多心了吧!這些種子趁現在播下地還不晚,剩下的就拜託諸君了!”
“我等明白!”武田家的譜代們露出笑容,包括一直沒說話的小山田家、穴山家也隨即笑了起來。(未完待續。。)
第275章 出陣川中島
四月初越後收到新的情報,武田家再出出陣南信濃,絞殺這兩年一直煽風點火的武家,四月十八日武田晴信所部連破幾陣,屠滅南信濃諏訪郡附近幾家豪族並罰沒一應領地,一時間南信濃再無人敢撼動武田家的支配地位。
四月二十六日,得到武田晴信帶著嫡子太郎義信,以及伊那郡代秋山信友所部出陣南信濃,一路上拉攏郡內的國人知久氏、下條氏,軍勢像滾雪球似的增長到一萬兩千人,這次的目標是伊那郡內知久氏為首的叛軍,還順帶收拾了若即若離的木曾家。
南信濃的國人面對武田大軍根本無力抵抗,堅持不到半個月就全部平定,十幾家豪族身死族滅徹底震住信濃的亂局,當武田家的大軍開到木曾谷前的時候,木曾義康只堅持不到十天就開城投降,武田晴信對這家給予優撫,准許他保留安堵並享有武田家親類、準一門的待遇,木曾氏的降服也標誌著南信濃全面平定。
這一整年的天氣十分異常,從春播開始從越後到關東各地都出現不同程度的乾旱,吉良家的奉行眾為了抗旱又忙的焦頭爛額,好在五月初南方飄來的暖溼氣流暫時緩解乾旱的困擾,但缺少雨水的滋潤糧食減產已成定局。
同樣面臨乾旱壓力的信濃、甲斐則更加糟糕,群山包圍之中比越後獲得降雨還要困難,這兩國的乾旱更加厲害,關東各國也出現程度不一的旱情,相比之下武藏、相模要比上野、信濃好很多。基本與越後相似。有少量雨水緩解旱災卻不足以解決旱情的蔓延。
在這種情況下。武田家仍然沒有安穩著處理旱災,而出現更大規模的異動,七月六日午夜時分萬籟俱寂,一隊不見旗幟的軍隊悄悄摸到荒砥城下,這時緊閉的城門忽然開啟將城外的軍隊引入城中,沒過多久城內幾個曲輪同時燃起大火。
熊熊燃燒的火焰與滾滾濃煙遮蔽夜空,城內的同時豎起九曜旗與六連錢旗,九曜旗明顯頂不住四面八方湧來的六連錢旗。沒過多久荒砥城天守閣起火,一隊九曜旗趁亂從搦手門脫出向北方而去。
第二天北信濃所有國人都收到一條訊息:“真田幸隆夜襲荒砥城,柿崎和泉守景家寡不敵眾率軍撤退。”
“這可如何是好?這可如何是好啊!”小笠原長時急的像熱鍋螞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