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遷決策中的果斷
自賈赦枷號街頭後,榮府的聲譽跌至谷底。府內人心惶惶,丫鬟小廝們在暗處竊竊私語,連各房太太也隱約有了不滿。王夫人對此焦頭爛額,卻始終下不定主意。
這日,探春聽聞此事,來到榮禧堂見王夫人。一進門,她便見母親眉頭緊鎖,捏著手帕發呆。
“母親,大事當前怎能猶豫?”探春行禮後,不等王夫人開口,便直截了當地說道,“家族聲譽要緊,我們不能因大伯父一人拖累整個賈府。南遷靈柩的事,必須儘快提上日程!”
王夫人聽得一怔,嘆了口氣:“三丫頭,你說得有理,可眼下府裡這般亂,老爺還未平安歸府,怎能貿然動身?若稍有不慎,再惹外人笑話,豈不雪上加霜?”
探春語氣一轉,柔中帶剛:“母親,外界的流言從未停止,猶豫只會讓人看笑話。南遷是家族大事,既是為祖母守孝,也是向外界表明我賈府尚能秉承家風的決心,絕不可拖延。”
王夫人聽後默然良久,最終點頭:“你說得對。這件事就交給你去安排,寶玉也得出些力,協助你妥善處理。”
探春欣然應下,正欲離去,王夫人又叮囑:“但要記住,凡事低調,切不可招搖過市。”
探春的堅定
探春離開榮禧堂後,徑直回到自己的房中,卻見趙姨娘正坐在炕上等她。趙姨娘滿臉不悅,一見探春,便開口責備道:“你如今越發不把我這個做母親的放在眼裡了!大房出了事,你倒是挺積極,忙著管家族的大事,也不想著為我討些公道!”
探春冷笑一聲,隨手撩起簾子,坐到炕沿上,毫不客氣地回道:“母親,您還是先管好自己的事吧!家族危機四伏,若再因您的言行生出事端,我這個賈家的女兒如何面對長輩?”
趙姨娘聽後火冒三丈,拍著炕桌道:“好啊!原來你如今不認我這個親孃了?你是貴小姐,我就是低賤的妾,我說句話都礙著你了!”
探春並不惱怒,只是冷冷看著趙姨娘,目光如刀:“母親,這次南遷是為了祖母的名聲和家族體面,我不能讓任何人再節外生枝。請您記住,賈府興衰關乎我們所有人,若再插手無關緊要的事,只會招來禍端。”
趙姨娘氣得直翻白眼,摔門而去,口中不住唸叨:“果然是胳膊肘往外拐!我白養了你這個沒良心的!”
探春望著母親的背影,心頭雖隱隱發酸,卻更加堅定。她輕聲自語:“若連我也放任不管,這府裡還有誰能攔住亂局?”
深夜長談
南遷的安排漸漸步入正軌,探春一刻不敢鬆懈。臨行前一晚,她藉著月色來到瀟湘館,與黛玉促膝長談。
黛玉斜倚在軟榻上,雙手捧著一卷舊詩集,見探春進來,便笑道:“三妹妹這幾日忙得腳不沾地,怎的還有空來看我?”
探春端坐在榻邊,輕輕一笑:“大事當前,我怎能不忙?可越忙越覺得心裡發慌,非得來與你說說話才能安心。”
黛玉放下書卷,起身為探春斟了一盞熱茶,柔聲道:“你一向穩重,為何還會發慌?”
探春捧起茶盞,輕輕嘆息:“二姐姐,我知道你一向通透,可你說說,這賈府如今還有幾分根基能撐下去?祖母一走,內有兄弟鬩牆,外有官場風波,這樣下去,何談家族興旺?”
黛玉聽得沉默片刻,幽幽說道:“家族興旺,自然要靠人心齊。可人心向來最難測,若人人只顧自己的利益,又如何能齊?”
探春頷首:“二姐姐,你說得對。可我偏不信,我就要盡我所能,儘量拉攏那些尚存家族情義的人。哪怕不能救全賈府,也要讓它多撐一日是一日。”
黛玉看著探春那倔強的眼神,心中既敬佩又憂慮。她拉過探春的手,柔聲勸道:“三妹妹,你既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