賈雨村的複雜態度
秦顯夫婦攜鶺鴒香串輾轉逃離京城時,途中卻遭遇賈雨村派來的家丁。賈雨村一方面暗中為秦顯夫婦鋪路,另一方面卻向忠順王遞交“無關緊要”的線索,似在兩邊逢迎。
秦顯忍不住在路上對妻子抱怨:“這賈雨村啊,當年不過一介寒酸書生,如今飛黃騰達,卻行事如此模稜兩可!當真讓人心寒。”
秦妻卻搖頭勸道:“夫君,雨村的算盤精明得很,他不過是想保全自身。我們若真落在忠順王手裡,他可能連‘關心’都不敢有。”
“如此奸詐之人,真能相信嗎?”秦顯咬牙切齒。
秦妻嘆息:“眼下情勢複雜,能借他的勢逃出重圍已是不易。你我如今只需做好自己的事,其他的留待大局明朗再論。”
這一番話讓秦顯稍稍冷靜下來,但對賈雨村的兩面派態度,他的心中仍有不滿。
香串之謎
秦顯夫婦將鶺鴒香串送至衛家圃時,張友士與眾人仔細研究香串的每一處紋路與細節。香串上的工藝精美絕倫,隱隱透出一股神秘的氣息。
張友士輕輕捻起香串,細細端詳:“這上面的圖案並非簡單的裝飾,而是宮廷特有的暗紋設計。據我推測,此物可能不僅是一件妃嬪之物,更是某種隱秘的信物。”
衛若蘭皺眉問:“張兄以為,這串香串有何特殊用途?”
張友士鄭重答道:“它可能是某種暗示忠誠的標記,或與賈元春當年的某些秘密有關。若我們能解開其中的密碼,也許能反制忠順王的陰謀。”
柳湘蓮在旁冷笑:“不過一串香串,真能扭轉乾坤?難不成忠順王會因這香串束手就擒?”
張友士沒有被打斷,繼續說道:“柳兄,此物或許不足以動搖忠順王的根基,但它可以成為我們行動中的一枚關鍵棋子,尤其是在揭示賈元春的隱秘往事時,意義非凡。”
計劃的細節推演
討論進入具體的行動階段,眾人開始逐步細化計劃。衛若蘭將紙鋪在案几上,用炭筆畫出京城的佈局,並標註關鍵的地點和路徑。
“首先,我們需要在春獮前找到忠順王的弱點,並藉此分散他的注意力。”馮紫英指著地圖說道,“仇都尉在外的暗樁要先行處理,以免訊息走漏。”
“其次,”張友士補充,“鶺鴒香串要透過北靜王傳遞到皇帝面前,這樣才能最大化其影響力。”
柳湘蓮插話:“北靜王雖是忠良,但也要謹防他對忠順王的忌憚,萬一行動暴露,我們可能全軍覆沒。”
衛若蘭點頭:“所以必須分頭行動。張兄負責與北靜王接洽,馮兄負責協調外圍的支援,而我親自查清香串的來歷,確保它的真實價值。”
眾人分工明確後,緊張的氣氛中又帶上了一絲期望。
道義與策略衝突
柳湘蓮卻在散會後找到張友士,低聲說道:“我有些話不得不說。這樣的行動,本質上是與虎謀皮。香串若真與元妃密切相關,只怕牽連更多無辜的人。”
張友士轉過身,直視柳湘蓮的眼睛:“柳兄,我明白你的顧慮。但世間何事能盡如人意?忠順王的權勢已成毒瘤,若我們不行動,豈不是坐看更多無辜者受害?”
柳湘蓮嘆息:“話雖如此,但以大義之名去博取利益,終究令人不安。我只是不願再見到犧牲。”
馮紫英適時走來,拍了拍柳湘蓮的肩膀:“柳兄,你我都是凡人,誰也無法保證決策的完美。但正因如此,我們才更需要盡力而為。你若不參與,這場局可能連一線生機都沒有。”
柳湘蓮沉默片刻,最終點了點頭:“好吧,既然如此,我便聽從安排。但若有任何超出底線之事,我定不會袖手旁觀。”
張友士微微一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