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新區的設計。2002年12月,在世界建築師聯盟年會上,東新區概念規劃榮獲中國首個“城市規劃出色獎”。該規劃方案將整個東新區共分為六個功能區:中央商務區、龍湖區、高校園區、商住物流區、科技園區、開發區。六個功能板塊中的前三個版塊形成“簇團”與後三個常規版塊組團構成。每個版塊都完整規劃了商業、服務、行政中心和景觀體系,自成體系,相互之間由運河和環形道路、以及生態走廊聯通。
該文章的主要觀點是認為東新區的這個空間佈局與藏地傳說中的《西藏鎮魔圖》,過於相像。而《西藏鎮魔圖》傳說鎮壓的是女魔,在華夏中樞之地上搞出這麼一個類似的佈局,設計者是想借共生迴圈、新陳代謝的概念設計一個鎮靈局。
此觀點認為,東新區的龍子湖高校園區、龍湖區與中央商務區這三大核心區域版塊,從空間佈局上,這三大核心形成了一個三角結構,由河流與公路等組成的交通網路相連,形成了一套形似腦、肺、心的生理迴圈系統,肺通氣、腦藏精、心歸神!每個區域的中心都有一個人工島或環形的中心結構,像極了《西藏鎮魔圖》中在女魔身體各個結點上修建的那些用於鎮壓煞氣的廟宇建築,這些建築組成的就是一個吸納與鎮壓我華夏龍脈靈氣的風水陣法!
該文作者的主要思路,認為我國地勢西高東低,自西向東分為三階階梯。每年從東南方海洋上空匯升的水氣受東、南方向季風的影響,會自東南方被吹向西北內陸,由此在天空中形成了一個鳳凰形的水氣運輸通道,都認為我們中國的地形版影象一隻雄雞,其實不是雄雞,而是翱翔的鳳凰,這個形似雄雞的地形版圖其實是由這隻鳳凰靈脈催化而成的陸地地貌。這個鳳凰靈脈從天空將水氣從東南沿海輸送向西北內陸,水氣受三階地勢階梯的層層阻擋,逐漸凝聚形成雨雪甘露潤灑我華夏大地。水氣匯聚形成江河湖泊順著地勢,自西北向東南,透過以長江、黃河為主的兩大橫向水系網路,將水氣自西向東返運回大海。這樣在我們中華大地的上空,就形成了一個自東南向西北方向輸送水氣的鳳凰靈脈;在中華大地上,以長江、黃河水系為主導的水系網路,形成了自西北向東南方向橫向運送水氣的神龍靈脈。
要理解上述觀點,首先要理解“神龍靈脈”,也就是中華龍脈。
《撼龍經》統論寥寥數句話把中華大地的龍脈描述很詳盡。
須獼山是天地骨,中鎮天地為巨物。
如人背脊與項梁。生出四肢龍突兀。
四肢分出四世界,南北西東為四派。
西北崆峒數萬程,東入三韓為杳冥。
惟有南龍入中國,胎宗孕祖來奇特。
黃河九曲為大腸,川江屈曲為膀胱。
我們首先來了解第一句“須彌山是中天骨”中的龍脈之源“須彌山”。
須彌山其實是個音譯詞,中文叫作妙高山,它最早出自佛教中的梵文《長阿含經》。它是屬於四維或者多維空間,只有按照佛的方法才能看見,藏佛大師索達吉堪布說:在多數人的面前顯現為地球,但在業力更為清淨的人面前,卻會真實地顯現為南贍部洲以及須彌山等。由此可見,一切現量絕非真實存在,因為一切緣起皆是空性,而以空性又可顯現一切的緣故,根據眾生不同的業力,即有地球或者須彌山等的不同顯現。
《撼龍經》的著者楊筠松楊公也許屬於極少數業力更為清淨的人中的一員。
彌山一詞雖然常在佛經中出現,但卻不是佛教創造的詞彙,而是源於古天竺的傳說,婆羅門教也有使用,後來被佛教所吸納采用。
須彌山,也譯作蘇迷盧山,意為妙高山,由金、銀、琉璃等七寶構成,高八萬四千由旬(由旬為古天竺長度單位,有相當於四十里、六十里、八十里等不同說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