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一路顛沛流離,還出了許許多多的插曲,索性蘅芷他們準備充分,隨行的人都是高手,一路倒也平安無事。
蘅芷一心趕路,到哪裡也只是歇歇腳就趕緊啟程,所以每次投店,都會抓緊時間寫信給宋君戍。
她發現,離開的時間越長,就越是思念他。
每一封信都儘可能地寫長,將自己一路的見聞,以及對他的思念都傾訴其中。
宋君戍也會給她回信,只是因為她沒有固定的住所,宋君戍的信只能透過飛鴿傳遞,並不能及時送達。
常常她寫了幾封信去,他的信都回不來一封,有時候又會接連收到幾封回信。
一開始,宋君戍也會寫大段大段的文字給她,囑咐她路上心,也表達對她濃濃的思念和擔憂,盼著她早日歸來。
可蘅芷漸漸就發現,宋君戍的回信越來越簡短,以至於最後,每次都是那幾句重複的話了。
這讓蘅芷很難受,總覺得宋君戍開始變了。
莫非在王都遇到了新人,對她便不再那麼上心了?
可是這個念頭剛起,就被蘅芷否決了,他能守著昏迷不醒的自己兩年,這才短短几個月,怎麼可能就變心了呢?
應該是太忙了吧?畢竟他現在在推行農業新政,需要排除很多困難,也需要投入更多的精力和時間。
這可是一項浩大而艱巨的工程,不是一朝一夕可以成功的,宋君戍必然為此忙得焦頭爛額,沒空給她寫太多信也情有可原。
於是蘅芷每次寫信回去,都會在結尾寫上一句:知你公務繁忙,無事可免回書信。
就這樣,一直走了五個月,終於抵達了南蠻和宋國邊境。
因為有宋君戍給的通關文牒,蘅芷也是以宋國使臣的身份來的南蠻,所以出關並沒有遇到麻煩。
而南蠻那邊,也早早就接到了宋國使臣即將進入南蠻地界的訊息,派人在南蠻國境第一座驛站等候。
蘅芷到達的時候,南蠻的接引官員已經站在驛站門口等候了。
蘅芷並未以太妃的身份前來,她名義上是宋王親封的&ldo;一品侯&rdo;‐‐鳳音侯。
這是宋君戍剛剛為她爭取的一個封號。
當然是為了出行方便,也是為了不使南蠻女王心生懷疑。
南蠻接引官非常熱情地接待了蘅芷,雖然驛站簡陋,但明顯在蘅芷到來之前,還特意收拾了一番,已經整潔多了。
&ldo;宋使跋山涉水而來,一路辛苦勞頓,驛站簡陋,還望宋使不要見怪!&rdo;接引官操著一口不太流利的宋國官話道。
蘅芷點頭,禮貌地道:&ldo;您客氣了,已經很好了,多謝您的款待!&rdo;
&ldo;南國一直與宋國交好,歷任南王都曾親赴宋國做客,不過宋國還是首次派一品侯來南國出使,我王十分重視,早早就派下官來次恭候宋使大駕,臨行前我王一直囑咐下官要隆重招待宋使!&rdo;
接引官原來是南蠻的一品大員,因為對宋國比較瞭解,又能宋國官話,所以才被認命為接引官,來接待蘅芷一行。
蘅芷也感受到了南蠻女王的誠意,感激道:&ldo;多謝女王陛下,多謝馬大人,南國如此禮遇,我定會向我王和太殿下稟告,希望兩國能夠長長久久地維持和平和友好!&rdo;
接引官馬多奇聽了,也十分高興,道:&ldo;宋使,那請您稍作休息,下官已經預備了接風宴,待會兒務必賞光!&rdo;
&ldo;多謝多謝,有勞了!&rdo;蘅芷也客氣地道。
終於打發走了接引官,蘅芷到了驛站的上房裡下榻,一身疲憊,躺在床上便不想起來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