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袁文才所部經過整編和火力增強後加入了戰場,整個贛軍面臨著同時在三條戰線上開戰的窘境,一時間出現了兵力捉急的局面。
北面的袁文才部兵多將廣,之前是因為作戰思想有問題,作戰意志不堅定。
而且沒有太多的重火力支援,戰術選擇也十分呆板,起義軍內部的派系問題也嚴重阻礙了他們的發揮。
但在經過整編之後,在袁文才他們元老級別的配合下,內務部展開了迅猛的肅反工作,將起義軍中的投機分子予以清除,還順手逮出了不少與敵軍暗通款曲的叛徒和線人。
這些人大多佔據著起義軍的中層機關,他們的缺失著實讓獨立一師和獨立二師癱瘓了一陣。
許多基層指戰員有了人人自危的感覺,昨天還帶著大家去清剿土匪的營長,今天就被身穿藍大衣工作隊押走了。
不過北邊迅速派來了代理長官,還給出了老長官勾結外敵的證據,這才讓大家安下心來認真備戰訓練。
東面的尋準州帶著獨立三師渡過了鄱陽湖,像一把尖刀一樣抵在了朱全忠和贛軍的心腹地方上。
這裡距離豫章城可太近了!得虧鄱陽湖上的小船還沒有大規模運輸的能力,要不然現在尋準州可能已經在城下虎視眈眈了。
尋準州親自帶領的獨立三師戰鬥力極強,由於他們的根據地背靠閩西北,方敏中的支援一直就沒斷過。
這導致他們的裝備除了初期不可大規模支援時得自產自銷外,剩下來時間中都比對陣的贛軍部隊高出一個檔次,完全不像以前的農民起義。
更不要說民團和各類掛著保安團之類的不入流詔安武裝了。
這也是他們敢於發動登陸戰的主要原因。
而尋準州的另一部分力量則開始了寧都戰役,由挺進縱隊打頭陣,獨立四師的三個主力團後續壓上,準備打通這個橫在他們與李文林所部聯絡線上最後一個障礙。
如果說獨立三師是弒人的猛虎,那麼獨立四師便是恐怖的群狼,既有實力又有智慧。
獨立四師的骨幹是從駐防在福州的六師與駐防在廬州的七師中抽調出來的優秀指戰員,前者在福建事變中大放光彩,後者則是從六安一點點升上來的,可謂是身經百戰。
兩大屍山血海中爬出來的部隊去伺候不修戰備許久的贛軍,實在是不忍直視。
而挺進縱隊也不是等閒之輩,打起來就不知退卻,多次出色完成了阻擊與掩護任務,全縱隊入黨率穩居全軍第一,犧牲率也是居高不下。
這兩大主力在加強了一波火力之後被投入到了寧都戰役中,寧都守軍可以說是鴨梨山大。
李文林的部隊人數最少,但他們的群眾基礎最牢固。
在主力部隊獨立五師進行興國戰役時,地方部隊在群眾赤衛隊的配合下成功擊敗了吉安府方向出來的地主武裝,搞得現在吉安府的豪紳開始抱團了。
畢竟底下的佃戶現在有了背後的靠山,再像之前那樣分散在外面,那就是把自己的胸膛向著李文林敞開了。
所有的地主都開始修築魏晉時期的塢堡,只有在族內武裝的看守下,才敢於將佃戶們放出去勞作。
一有風吹草動就收攏兵力,據險自守,只要撐到附近的駐軍趕過來就是勝利!
這些人可以說是照搬了當年的成功經驗,塢堡和類似的武裝莊園確實有力的保護了當時的農業生產。
但要明白當時的敵人是不分男女老幼,全都會揚起屠刀的異族,大家自然還會聽你的。
現在敵人是誰?
是傳說中會給人分田的大總督!
是傳說中有仙人授予稻種的農科所!
是能夠駕馭鋼鐵巨鳥的飛虎軍!
是有著百寶